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考研教学 > 研究生院校哪个好

研究生院校哪个好

发表时间:2024-07-24 04:36:38 来源:网友投稿

考研选哪个学校合适呢?

考研支招:如何选择合适的城市与学校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为2011年考研准备的时候,很多人毫不犹豫地把目标锁定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高校。也许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盲目的选择也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对考研而言高校所在城市的“大”与“小”有时候是相对的,成功率才是首要的考虑因素。

弱化地理位置,量力而行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经说过:“知识是重要的,但道路的重要性并不亚于知识。”报考哪个地区高校的研究生,这其实就是考研的方向,地区确定了,考研就有了目标。但是对地区的选择是否是考生报考的首要条件呢?答案是否定的。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王敬政主任表示:“考研要注重成功率,也就是说,首要的问题是要选择能够考上的学校。如果考不上再去找工作,就已经来不及了,这就意味着考研和工作都没有成功。从这个角度来看,考生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应弱化院校的地理位置,根据自身实力决定报考院校。从另一方面来说即使读硕士的时候不是在大城市,我们也可以通过考博到大城市去发展,三年研究生学习之后,还有很多机会可以走进大城市。”

在考研大军中,确实存在着不少一心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走的“钉子户”,考研时他们眼睛紧盯着清华、北大、复旦等名校,如果第一年没考上,则会继续考下去,直到考上为止,结果很多人往往需要花上几年时间才能考取。为换来名校研究生的资格,他们付出了巨大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仔细想想,这未必值得。对此现象王敬政主任做了一个假设,如果A同学用了3年时间才考上北大的研究生,B同学在第一年考进了一般的高校,那么当A进入北大读硕士时,B 可能已经考上了北大的博士。如此看来谁更好一些?所以重要的是确保自己能考上,量力而行才是理智的选择。

众所周知发达城市的名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研究环境,众多考生趋之若鹜,考研竞争尤为激烈,报录比通常是几十比一甚至几百比一。因此我们在择校时应学会在多种因素之间寻找平衡点,根据自身实力选报合适的专业、导师和学校,不要“唯城市论”。所报高校地理位置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只有根据自身实力作出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以地处甘肃省的兰州大学为例,兰州大学是“211工程”院校之一,拥有138个硕士点,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科设置完备,且在不少领域处于前列,比如有机化学、历史文献学、植物学、生态学、区域经济学等专业都名列前茅,而民族学、高等教育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理论物理、气象学等专业也实力不俗。学校师资队伍雄厚,有两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229人,硕士生导师899人。由于地处西部,兰州大学作为34所自主划线的院校之一,在分数线上有一定的优势,再加上雄厚的学科实力,近年来已经吸引越来越多的考生报考或调剂。

双重衡量经济指数

我们在选择高校所在地的地理位置时,还应该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条件和当地的消费水平。据统计当前中国消费水平位居前10位的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广州、厦门、杭州、宁波、温州、长沙、佛山。在选择这些高消费水平城市时,我们有必要把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和可能解决经济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研究生还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不是生产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仰仗的是微薄的课外收入和奖学金,在高消费水平的城市读研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

对于家庭经济情况不好的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考虑:

一是山东、福建等省份的高校,其研究生教育是不收学费的。另外就是科研院所,比如中科院,他们招收的研究生通常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来对待,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如果科研能力突出,还有科研奖励,不但上学期间不用交学费,还有一定的收入。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许多高校在录取研究生时不再有自费与公费的区别,而是全部纳入奖学金体制。入校实行动态管理,研究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不同额度的奖学金,有些高校的研究生奖学金数额还比较大,保证基本的生活消费绰绰有余。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在读研期间做家教或其他*工作以补贴生活费用。

由于发达城市的消费水平一般都比较高,一些学生迫于经济压力利用大量业余时间*赚钱,也能有不错的收入,但这恰恰是研究生教育本末倒置的极端表现。这些学生掉进了金钱的陷阱,做家教或*工作占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以致荒废了学业。研究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科研,挣钱是工作以后的事,否则,就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长远看来多在专业研究上苦下功夫,所获得的远不是金钱能换回的财富。

理性就业摒弃城市“大”“小”论

就业也是选择地理位置时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研究生应当尽早规划就业方向,甚至在报考研究生的时候就考虑到这个问题,若是等到临近毕业时才开始考虑工作城市的问题就为时已晚了。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以及江浙、广东等发达省份的大城市,高级人才就业竞争激烈,硕士研究生直接在大城市就业的难度比较大。当前一些报道说研究生就业率低,就指这些地区。而正在发展中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却少有人问津,这种巨大的反差也是造成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其实研究生就业要摆正心态,立足实际。在就业城市的选择上要有理性的思考,摒弃城市“大”“小”论,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城市和就读高校,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好利用读研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如果只是北京一所普通院校硕士毕业,与重点院校的毕业生一起竞争,有可能丧失很多机会。若是将就业眼光转向北京周边的中小城市,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很多,比如唐山多形式地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了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市场前景。唐山积极实施“人才强市”的战略,仅在2009仅 1~11月,就引进研究生349人,其中博士、博士后23人,城市的发展吸引了更多高学历人才的加入。

展望2011年,新一轮的挑战即将开始,在踏上考研这趟列车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握好手中的“车票”,在选择报考院校时,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学校、专业、导师、经济、就业等因素,不要盲目报考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高校。实际上大城市或发达地区的高校未必都是一流的学校,而一般城市的高校未必水平一般。再者即便是一流高校,其专业也未必都是国内一流,所以报考的时候,一定要对目标学校及报考专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才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考研哪个比较好

考研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比较好。

1、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2、清华大学。其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是清政府设立的留美预备学校,其建校的资金源于1908年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3、武汉大学。是一所位于湖北武汉市的中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其办学源头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1913年为六大国立高师之一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1926年更名为国立第二中山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1949年更名武汉大学沿用至今。

考研哪个师范类学校好?

五大师范大学

1、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的前身是1902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08年改称京师优级师范学堂,独立设校,1912年改名为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师范大学。

2、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东师大”,位于上海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3、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东北师大,位于“北国春城”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4、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陕西师大、陕师大,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5、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大”或”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