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医学院2022考研复试分数线已公布
新乡医学院2022考研复试分数线已公布,各培养单位参照《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分数线,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吧。更多院校考研分数线,敬请关注中公考研分数线栏目!
(最新活动:2023研究生考研大纲预约)
新乡医学院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为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落实《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为确保我校复试及录取工作的安全性、公平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切实保证人才选拨的质量和水平,结合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复试工作的基本原则
1.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2.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
3.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考生资格审查、严格复试过程管理、严肃考风考纪。
4.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
二、组织管理
1.成立招生工作小组
新乡医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我校2022年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在纪检部门监督下,由研究生处组织,各培养单位具体进行各项工作。学校成立复试工作督查组,负责对复试工作全过程的监管和审议。
各培养单位成立复试领导小组和各专业复试小组,制定具体的招生复试方案,负责进行考生的复试工作,处理复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每个复试小组由5名以上在职教师组成,负责进行考生的复试工作,对整个复试过程进行双机位录屏录音录像保存。遴选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品行端正、严谨求实、办事公正、无直系亲属报考的教师参与复试工作,其中研究生导师占比不少于60%,外语听说能力较强的老师不少于1名。
2.复试全程记录
对网络远程复试全程录屏录音和录像,包括复试小组专家、考生现场情况。录取考生影像资料保存时间为3年,未录取考生保存时间为1年。
3.建立“两识别”“三随机””四比对”工作机制
复试过程中严把入口关,积极运用“人脸识别”、“人证识别”技术,通过双查验加强对考生身份的审查核验。复试过程中加强规范化管理,通过落实“随机确定考生复试次序”、“随机确定导师组组成人员”、“随机抽取复试试题”的三随机工作机制,确保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网络远程复试过程中,通过综合比对考生与“报考库”、“学籍学历库”、“人口信息库”、“考生考试诚信档案库”中信息,严防复试“替考”。
三、复试名单的确定要求
1.各培养单位参照《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分数线,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自主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我校不再发放复试通知书。
2.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调剂系统申请调剂,我校发放复试通知的调剂考生。
四、资格审查
1.研究生处复试资格审查
我校3月下旬将公布复试考生名单,进入复试的考生,在复试前须将所需材料扫描成电子版(确保材料完整清晰),并按照以下顺序整合成PDF文件以“报考学院(医院)+专业+姓名+考生号”命名,并以附件方式发送至各报考培养单位邮箱(见附件1),进行资格审查,截止接收日期为3月24日24时,届时凡不按时提交、不能提交下述材料或资格审查未通过的考生一律取消复试资格。
(1)初试准考证;
(2)有效身份证件;
(3)政审表(见附件2);
(4)诚信复试承诺书(见附件3)手签扫描件;
(5)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交学生证);
(6)应届考生须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一份;往届考生须提供:学信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一份,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
(7)应届考生(包括非成人教育的专升本考生)须提供所在院校教务部门提供的大学期间成绩单;
(8)经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全日制专科毕业生,需同时提交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报告单、进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或其他相应证明、第一作者发表过的所报考专业的学术论文(CN刊物正式发表)扫描件;
(9)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需同时提交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报告单原件、进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单或其他相应证明、第一作者发表过的所报考专业的学术论文(CN刊物正式发表)扫描件;
(10)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除上述材料还需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2.心理素质测试
考生须按照各招生单位的要求,通过指定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理素质测试,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心理素质测试者不予进行其他环节复试。心理素质测试结果不计入复试总成绩,作为录取时的参考。
3.远程复试系统身份核验
在复试正式开始前,各培养单位开展远程网络复试系统预演,并对考生进行身份核验。资格审查、身份核验均通过的考生方可参加复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