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考研教学 >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的方法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4-08-19 09:00:19 来源:网友投稿

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的方法如下:对偶故事法是皮亚杰研究道德判断的方法,利用这种难题测定儿童是依据对物品的损坏结果还是依据主人公的行为动机做出道德判断。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皮亚杰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对偶故事法,从儿童的道德判断角度,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有序的阶段:第一阶段:前道德阶段(出生~3岁)。皮亚杰认为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前运算思维时期,他们对问题的考虑都还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不顾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招待规则。他们的行动易冲动,感情泛化,行为直接受行动的结果所支配,道德认知不守恒。例如同样的行动规则,若是出自父母就愿意遵守,若是出自同伴就不遵守。他们并不真正理解规则的含义,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非道德的。第二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单方面地尊重,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也就是说他律的道德感在一些情感反应和作为道德判断所特有的某些显著的结构中表现出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