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计量属性有何利弊
优点:
1、以交易结果为依据,强调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
2、能够真实、客观地取得经济业务的资料,容易被信息使用者接受。
缺点:
1、无法适应环境变化(比较僵化);
2、利润计算不够真实(数据更新较慢,准确性较差);
3、收入与费用的配比缺乏逻辑性;
4、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不能分清(直接影响后续的内部分配)。
扩展资料:
会计计量的发展
会计计量的内容是经济活动中能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但是从不同的时空角度得出的货币量度是不同的,这是指由于会计计量属性的不同而引起计量结果的不同。
现行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经常论及的会计计量属性有五种:原始成本(或称历史成本)、现行成本(或称重置成本)、公允价值、可实现净值和现值。
它们并不是同时提出的。只有历史成本是从十五世纪使用复式簿记以来始终作为计价依据的一种计量属性,另外四种计量属性,都是在20世纪为适应经济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提出来的。
第一物价变动因素的影响,使历史成本不能满足经济的需要。通货膨胀的发生对历史成本来讲是一种冲击。
物价变动使历史成本计价反映的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和有用性。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货币性资产通货膨胀期间因购买力下降会损失价值。反映在损益表上,就可能使企业的资金流动陷入困境,因为来自销售收入的现金要被日益增加的资产重置成本耗用。
那么根据会计报表作出的经营或投资决策会导致严重的失误,不能保持企业的实物资本和经营能力。
所以为了确保会计目标的实现,产生了物价变动会计,它提出了三种计量模式:
①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结合使用加速折旧法、后进先出法等可以消除通货膨胀影响的会计方法;
②一般物价水准会计,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属性,会计报表的数字按一般物价指数予以调整;
③现行成本会计,以现行成本为计量属性。
第二会计的国际化对会计计量的要求。每一国家所处的客观环境是不同的,应根据其特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制订出适合于自己国家的会计准则,这就是会计的国际化。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国际化以及国际贸易和投资在各国之间不断增长,必然要求比较和协调各国的会计制度。
第三会计职能内涵不断外延的要求。会计的职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内容由单一的反映监督职能又伸展为评价经营业绩、参与经营决策和预测经济前景等职能。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