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之的用法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之的用法

发表时间:2024-05-18 21:12:50 来源:网友投稿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里的“之”作为虚词是不能翻译的。具体是做结构助词,在此处起到这样的语法作用:取消句子独立性。这句话的意思:我曾踮起脚跟往远处看,不如登上高处看的范围广。即“等高”这个动宾短语做主语部分,“博见”这个偏正短语做谓语部分,它们之间插入这个“之”,使其不再成为一个句子,而变成一个主谓短语,做“不如”这个动词的宾语部分。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中的之的用法

这句话出自于先秦荀子《劝学》。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又包含丰富的含义,因此,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发人深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