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金工艺(错金博山炉)
1、错金博山炉 出自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出土。
2、高26厘米,足径9.7厘米。
3、博山炉是古代常见的一种熏炉,上面有高而尖的盖,盖上雕镂有象征海上仙山的“博山”。
4、使用时将香料放在炉内点燃,缕缕香烟通过盖上的镂孔飘散四方,馨香扑鼻。
5、错金博山炉全器由炉盘、炉盖和炉座组成,通体错金丝,炉盖镂雕成山峦起伏伏,人和虎、豹、猴、野猪等动物置身其间。
6、足部为透雕蟠龙纹,器腹饰错金卷云纹。
7、现藏于河北省博物馆。
8、 博山炉汉代始出,多为铜铸,后代多有仿作。
9、香炉的肇始起因于焚香习俗。
10、古人多采用焚烧香料的办法驱逐蚊蝇或去除生活环境中的浊气。
11、汉代神仙方术流行,人们多向往长生不老的仙境,博山炉盖作尖锥状山形,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故名博山炉,是汉代的高纹薰香用具。
12、该炉炉身呈半圆形,有疏朗的错金云纹饰,盖为透雕的尖锥状山形,其间山峦重叠,奇峰耸出,山林间饰错金线猴、虎、野猪和人物等形象。
13、当薰香点燃时,香烟透过峰谷间铸有的空隙缭绕于山间,产生山景迷濛,群兽灵动的奇异效果。
14、炉器座较低,由透雕的三条蛟龙盘成圈足。
15、该作品色彩黑、黄呼应,效果极其精美华丽。
16、汉时博山炉有竹节形长柄薰炉和短柄龙座薰炉等形制,而以短柄博山炉最为常见,其器身较短,较适合于当时席地而坐时置于席边床前或帏帐之中。
17、而另一类长柄炉多适用于宴会等公共场合。
18、博山炉在考古发掘中经常发现,是一种优美的青铜工艺品本图片介绍的作品是宫廷所制,极其精美,是汉代博山炉中的珍品,较其它普通博山炉有更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