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归纳总结

发表时间:2024-05-25 21:00:54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方便大家系统的复习初中数学,小编给大家整理归纳了中考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一起看一下具体内容,供参考。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

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

4.当b=0时二次函数的基本表示形式为y=ax²+bx+c。

二次项系数a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当a<0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越大,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越小,则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方程: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二)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指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且两边都为整式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方程中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式的解。

(三)解方程式的步骤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未知数系数化为1。

一元二次方程

(一)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其中aX²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开平方法

形如(X-m)²=n(n≥0)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直接开平方法求得解为X=m±√n。

①等号左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而等号右边是一个常数。

②降次的实质是由一个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③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

2.配方法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①把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使二次项系数为1,并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把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

⑤进一步通过直接开平方法求出方程的解,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则方程有两个实根;如果右边是一个负数,则方程有一对共轭虚根。

3.求根公式

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为:

①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确定a,b,c的值(注意符号);

②求出判别式△=b²-4ac的值,判断根的情况。

当Δ>0时,x=[-b±(b²-4ac)^(1/2)]/2a,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无实数根,但有2个共轭复根。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1.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性质

①对称性;

②传递性;

③加法单调性,即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乘法单调性;

⑤同向正值不等式可乘性;

⑥正值不等式可乘方;

⑦正值不等式可开方;

3.一元一次不等式

用不等号连接的,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左右两边为整式的式子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

实数的运算

1.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几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4.除法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两个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5.乘方与开方

(1)an所表示的意义是n个a相乘,正数的任何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2)正数和0可以开平方,负数不能开平方;正数、负数和0都可以开立方。

(3)零指数与负指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