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苗刘兵变 多少人(苗刘兵变)

苗刘兵变 多少人(苗刘兵变)

发表时间:2024-05-26 02:35:10 来源:网友投稿

1、苗刘兵变 也称“明受之变”。

2、建炎元年(1127)十月,宋高宗留住扬州以来,以内侍省押班康履为首的宦官骄恣用事、妄作威福,引起诸将及士大夫的不满。

3、到杭州后,主张逃跑的王渊因与宦官勾结而升任同签书枢密院事。

4、因此,患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等人密谋发动兵变,先斩王渊、再杀宦官。

5、建炎三年(1129)三月五日,苗傅幕宾王世修伏兵城北桥下,等王渊退朝路过,即摔下马,刘正彦以勾结宦官谋反的罪名当即把他斩首。

6、接着:苗、刘率兵包围行宫,一面分兵捕杀宦官康履、曾择等,一面胁迫宋高宗传位于三岁的皇子赵昚,改元明受,请隆佑太后(即元佑皇后)垂帘听政,尊高宗为睿圣仁孝皇帝,居显宁寺,改称睿圣宫。

7、苗傅升任御营使司都统制,刘正彦为副都统制。

8、建炎三年(1129)三月,苗刘之变消息传出后,驻守平江府(今江苏苏州)的礼部侍郎、节制军马张浚与知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同签书枢密院事、江东安抚制置使吕颐浩即决议起兵讨伐,并得到屯守吴江(今江苏)的御营前军统制张俊、由盐城(今江苏)来的御营平寇左将军韩世忠及殿前都指挥使、制置使刘光世的支持。

9、张俊、韩世忠还先后领兵至平江,听张浚调遣。

10、三月甲午,吕颐浩在江宁起兵勤王,次日进至丹阳(今江苏),刘光世引兵来会。

11、戊戌,韩世忠部也从平江出发进驻秀州(今浙江嘉兴)。

12、同日,吕颐浩、张浚、刘光世、张俊、韩世忠等联名传檄中外、声讨苗刘。

13、接着,以韩世忠为前锋、张俊翼之,刘光世为游击,吕颐浩、张浚总中军,从平江大举出兵讨伐。

14、苗、刘闻讯后,大为惊恐,被迫朝见高宗于睿圣宫,并在宰相朱胜非等的督迫下,同意高宗复位。

15、四月初一,高宗还行宫复辟,与隆佑太后御前殿垂帘听政,恢复建炎年号,赵旉被立为皇太子(后于八月卒)。

16、四月庚戌,吕、张等军至临平(今浙江余杭),大败驻防的苗刘军苗翊、马柔吉部,推进至北关。

17、苗、刘二人乃引精兵二千人夜开涌金门出逃,韩世忠、张浚、刘光世入城,拜见高宗于内殿。

18、次日,太后撤帘,吕颐浩等引勤王兵入城。

19、癸丑,朱胜非罢相,吕颐浩拜为尚书右仆射(右相)、兼中书侍郎,刘光世为御营副使,韩世忠、张俊为御营左、右军都统制,张浚则此前已被任命为知枢密院事。

20、苗、刘出逃后,尚书省即下令各州县捕捉,接着又悬重赏缉拿,并命韩世忠为江浙制置使率军追讨。

21、五月,苗、刘经浙西入福建,至浦城,刘正彦首先被韩世忠俘获。

22、苗傅弃军变姓埋名匿于建阳(今福建),被土豪唐标执送韩世忠。

23、世忠将二人押解至建康(今江苏南京,当时高宗正在建康),同磔于市。

24、公元1127年,金军再度南下攻打南宋,宋高宗赵构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和反对,在不做任何抵抗的情况下,一逃再逃,一直逃过了长江。

25、从此宋高宗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逃亡生涯。

26、而赵构这个逃跑皇帝,在漫长的逃亡生涯中,一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跟随宋高宗南逃的宋军将领苗傅和刘正彦,因为对宋高宗不满发动了兵变,以宋高宗皇位来路不正为由,迫使宋高宗退位。

27、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苗刘兵变”。

28、真正的病根不在兵变,病根在宋高宗的心态有问题,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