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含义是(洛伦兹曲线)
作图并分析菲利普斯曲线的基本内涵及其政策意义?
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有关经济资料,得出了一条关于失业和货币工资率之间呈反方向变动、有替代依存关系的经验曲线,称为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意义:政府在实现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这两大宏观经济目标之间会发生冲突,所以,政策制定者只能在两者之间寻求一种均衡。
从图中所示,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两者之间是此长彼消的反方向变化关系,即失业率高,通货膨胀就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就高。
△P/P
18
16
14
12
10 A
8
6 D(临界点)
4 安全区
2 B
0 U
-2 2 4 6 8 10 12 14 16 18 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什么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通俗地反映了凯恩斯主义调节总需求的根本要求,为凯恩斯主义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政策分析工具。二战后,以萨缪尔森和索洛为代表的一批西方经济学家将以菲利普斯命名的这一曲线用来说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很大反响。凯恩斯主义者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相互替换的关系,因而政府可以根据菲利普斯曲线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进行权衡取舍,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可以通过实行高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或高失业来抑制通货膨胀,但不能同时选择低失业和低通货膨胀。
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
菲利普斯曲线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提出的,表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也用来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交替关系。画出菲利普斯曲线,解释菲利普斯方程的字母含义,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低,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高。在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所显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取舍关系在短期成立,在长期,失业率回到自然率水平,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取舍关系。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