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满江红词牌

满江红词牌

发表时间:2024-05-26 14:18:57 来源:网友投稿

南宋岳飞的《满江红》算是我国古代最雄壮的诗词吗?

首先需要厘清几点: 1. “满江红”是词牌名,非词名。

2. 以“满江红”为词牌的词作有很多,岳飞流传下来的“满江红”就有两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和“满江红·怒发冲冠”(“满江红·写怀”),这里讨论的应该是后者。

3. 从民国时期余嘉锡开始就有人质疑此词非岳飞所作,近来更是甚嚣尘上,但是大量有力证据驳斥了此种怀疑。

回到问题本身,“满江红·怒发冲冠” 从词作艺术水平论,不属一流。

但是作为南宋数一数二的爱国将领发自肺腑的词作一定归于“雄壮”之列的,然而以岳飞所处南宋偏安朝廷的环境,与其说“雄壮”,不如“悲壮”更确切。

1134年,岳飞大破敌军,迅速收复六州失地,随即被迫班师回朝,他念念不忘北伐大业。

一日登上黄鹤楼登高,北望中原,写下了第一首《满江红》,“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满怀收复国土的雄心壮志。

第二首满江红一说作于1136年,岳飞第二次孤军北伐不利,撤回鄂州,深感壮志未酬,写下这首千古绝唱。

另一说法是其创作具体时间为入狱前不久。

朝廷偏安,他有心杀敌,无力回天,悲愤地慨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悲壮意味更浓。

岳飞的《满江红》是我国古代最雄壮的诗词。

这是因为该词不仅有着其它同水平词所具备的雄伟和壮阔,更有着别的词里所缺少的勇武和忠义。

雄伟来自描摹。

由发梢到明月,苍远辽阔;时间跨越三十年,纵横驰骋八千里,上下左右里里外外四面八方,一副雄伟的画面尽收眼底。

壮阔缘于内心。

亡国亡地,旧仇新恨,报负不得施展,志向无法实现,诗的意境纵横捭阖,激情四射,却又无可奈何,只因莫等闲。

时代的悲剧日益消磨英雄的意志,读罢心犹滴血不忍回味。

勇武家国情怀。

岳飞勇武善战所向披靡,更具忠孝仁义,这是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教他为人为臣精忠报国之道,也成就了他民族英雄的称号,千百年来为世人所敬仰,事迹为后人传诵。

忠孝憾天动地。

人们喜欢岳飞的《满江红》,怀念岳飞的忠孝、仁义、智勇、诚信,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身上无不体现得淋漓尽致。

统治者昏庸无道,最终走向灭亡,而他所遭遇的冤屈更令世人唏嘘。

国仇家恨未报自己反遭诬陷,这一点正是他被后人更多传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无不浸染着抵御外侮自强自立的豪迈,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的必然。

现如今国强民富,奸佞不在,然外患依旧,亿万万中华儿女同仇敌忾,共兴盛世,再吟一首"朝天阙",再唱一曲《满江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