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哪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的年龄段

哪个儿童年龄符合我国古代总角所指的年龄段

发表时间:2024-05-26 14:53:53 来源:网友投稿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

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