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概括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概括内容)
1、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
2、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3、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4、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5、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6、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7、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c以“我”举例。
8、第三部分:解决问题。
9、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10、2提问: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讨论并归纳: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11、3.提问:“格物致知”出至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讨论并归纳:“格物致知”出至《四书·大学》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1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3、”丁教授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14、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15、4.提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却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16、 5.提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讨论并归纳: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