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何理解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如何理解

发表时间:2024-05-27 03:30:31 来源:网友投稿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意思是:“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十一章,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实在”和“空虚”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告诉了人们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的道理。

《道德经》第十一章全文及翻译

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翻译: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道德经》语言极为精辟,大多是至理名言,形成了诸多成语、格言、座右铭。如:“天长地久”、“上善若水”、“少私寡欲”、“弱之胜强,柔之胜”、“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