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阳关三叠什么意思

阳关三叠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5-27 10:15:26 来源:网友投稿

阳关三叠: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为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民族音乐作品中的精品,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唱。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音乐家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

大约到了宋代,《阳关三叠》的曲谱便已失传了。所见的古琴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最早载有《阳关三叠》琴歌的是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刊印的《浙音释字琴谱》,而流行的曲谱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1530年),后经改编载录于清代张鹤所编的《琴学入门》(1876年)。新中国成立后,王震亚将其改编为混声合唱。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渭城清晨的细雨打湿了路边尘土,客舍边的杨柳愈发显得翠绿清新。劝君再饮下这杯离别的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再难遇到故人。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