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学校领导
对于学校来说,给予教师开除,是一种很重的处分。
在体制内给予开除处分是很慎重的,一般很少给予这样的处分,除非犯了较为严重的错误。
一、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开除处分的权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权限作了这样的规定: 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一)警告、记过、降低岗位等级或者撤职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事业单位或者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
其中,由事业单位决定的,应当报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备案。
(二)开除处分由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对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本单位或者有关部门决定;其中,由本单位作出开除处分决定的,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从这些规定可以看,有些学校可以决定给予教师开除处分,有些学校是不能决定给予教师开除处分的。
主要还是看是什么样的事业单位。
一般来说,县里的中小学是没有干部管理权限的,县里的中小学要开除教师,要由中小学校的主管理部门(县教育局)决定,并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县人社局)备案。
但是有些学校,是中央或者地方直属的学校(如大学等),这些单位有干部的人事管理权限,他们既可以由本单位决定开除教师,也可以由有关部门来决定开除教师。
但作出开除处分决定后,要报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备案。
二、开除处分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办理 即使单位有给予教师开除处分的决定权,但这样的决定权也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的。
按照党管干部的原则,这些事情是要单位党组织来研究决定的,即使校长兼任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也需要召开党组织会议研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的。
党组织研究决定后,有关方面还得按程序作出处分决定。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中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程序作了规定: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处分,按照以下程序办理:(一)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初步调查后,需要进一步查证的,应当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经事业单位负责人批准或者有关部门同意后立案;(二)对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作进一步调查,收集、查证有关证据材料,并形成书面调查报告;(三)将调查认定的事实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并对其所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记录在案。
被调查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成立的,应予采信;(四)按照处分决定权限,作出对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给予处分、免予处分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五)处分决定单位印发处分决定;(六)将处分决定以书面形式通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本人和有关单位,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七)将处分决定存入受处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档案。
处分决定自作出之日起生效。
所以说,即使校长想开除一个教师,也不是自己单独可以作出决定的,其他班子成员如果不同意,处分的程序不符合规定,也是不能做出决定的。
当然,校长是一校之长,有一定的权力,也有一定威信,对给予一个教师处分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其言行可能还会对其他有班子成员有引导的作用,使大家按校长的意见作出处分决定。
即使是其主管部门做出处分决定,也是会事前征求校长的意见,一般情况下,在作出处分决定前,主管部门会认真考虑校长的意见的。
所以说,不管单位有没有作出对教师开除处分的决定权,校长都不可能单独作出对教师开除处分的决定,但校长在对教师开除处分上有很大的话语权,对作出处分决定起很重要的作用甚至是主要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