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的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读音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的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读音

发表时间:2024-05-28 05:59:23 来源:网友投稿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的意思

文徵明的解释

文徵明(1470-1559) : 明代书画家、诗文家。原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吴县)人。贡生。官 翰林 院待诏,辞归。工行 草书 ,清 俊秀 雅,与祝允明、王宠并称“吴中三家”。擅画山水,苍润秀雅,亦工人物、花卉。与沈周、唐寅、仇英并称“吴门四家”。诗文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有《万壑争流图》等存世。著有《甫田集》。

词语分解

文的解释 文 é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 文锦 。 刺画花纹:文身。 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文盲。以文害辞。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 价值 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

文徵明习字文言文翻译

译文

u3000 文徽明临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不曾随随便便。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符合心意,必定会不厌其烦地修改它到满意为止。因此,他越到老,他的字越精致巧妙。

启示

文章通过对文徽明习字经历的记叙,突出了文徵明勤学苦练,孜孜不倦的精神。同时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学习这种刻苦,勤奋,认真,孜孜不倦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 既要坚持不懈,也要有量的积累,有质的飞跃。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多学多练,本领才会越来越好。如果你怕辛苦,容易退缩,就永远也干不成大事。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的翻译

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点不合意,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感到厌倦。所以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妙传神。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文言文翻译内容是什么?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出自文言文《书林纪事》,其翻译如下:

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点不合意,一定三番五次修改它,不感到厌倦。所以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妙传神。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的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读音

文徵明简介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的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读音

生于明宣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文征明临《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的翻译。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的翻译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翻译读音

文征明临《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出自《书林纪事》)

译文

明朝书法家文征明临摹《千字文》,每天按照写完十本作为标准来练习,书法就迅速进步了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不马虎,有时回复别人的书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要再次更改,不怕麻烦。因此,他的年龄越大,书法就更加精致巧妙。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