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浸润与不浸润实验(浸润与不浸润原理)

浸润与不浸润实验(浸润与不浸润原理)

发表时间:2024-05-28 09:22:03 来源:网友投稿

1、浸润指液体与固体发生接触时,液体附着在固体表面或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现象,此时对该固体而言,该液体叫做浸润液体。

2、不浸润指液体与固体发生接触时,液体不附着在固体表面且不渗透到固体内部的现象,此时对该固体而言,该液体叫做不浸润液体。

3、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4、当液体与固体接触时,在接触处形成一个液体薄层,叫做附着层。

5、附着层里的分子受到固体分子的吸引,如果吸引比较弱,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稀疏。

6、在附着层里就会出现跟表面张力相似的收缩力,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缩小的趋势,形成“不浸润现象”。

7、相反,如果液体分子受到固体分子之间的吸引相当强,附着层里的分子就比液体内部更密,分子间距减小。

8、在附着层里就出现液体分子相互推斥的力,这时跟固体接触的液体表面有扩展的趋势,形成“浸润现象”。

9、扩展资料:不浸润现象:雨衣上的学问下雨天,外出的人们不是打伞就是穿雨衣。

10、雨衣的材质和款式越来越多,但无论怎么改,雨衣的一个性质是从未变化的,那就是雨水滴在上面很快会聚成一个小水珠后流走。

11、而雨伞防水的奥秘就在其制作材料上。

12、雨衣是用防雨布制成的,防雨布就是经过防水剂处理的普通棉布。

13、而防水剂是一种含有铝盐成分的石蜡乳化浆。

14、石蜡乳化以后,变成细小的粒子,均匀地分布在棉布的纤维上。

15、石蜡和水是合不来的,水一旦遇见石蜡,会形成椭圆形的水珠,然后在石蜡上面滚来滚去,因此,石蜡起到了防水的作用。

16、雨衣的这一特性便是利用了不浸润现象。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