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国考《时事政治》知识点:接力守护,为了每一片雕版

国考《时事政治》知识点:接力守护,为了每一片雕版

发表时间:2024-05-28 11:30:21 来源:网友投稿

踩着青石板、沿着鹧鸪溪……浙江湖州嘉业藏书楼就藏在热闹的南浔古镇里。近期,这里耗时10年的雕版保护工程终于完成,20万片雕版实现了保护性刷印和数字化存档。眼下,一次从内到外的全面修缮正在进行。

雕版保护传承的背后,是郑兴宝父子两代人,数十年来默默无闻的接力守护。

1984年,从部队转业的郑兴宝被分配到嘉业藏书楼,成为第四代守护人。20年后,儿子郑宗男放弃上海待遇优厚的工作,回到藏书楼成为图书管理员。如今父亲退休,郑宗男接过接力棒,继续这场“守护长跑”。

儿子刚回来时,郑兴宝给浙江图书馆写了一封信,请求批准郑宗男去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小组培训,让老同志“传帮带”。回忆当初,郑宗男说,他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刚入行那会儿,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培训回来,父亲就给我出了道难题——整理1000部古籍。”

父亲倾囊相授,儿子谦虚刻苦,父子二人亦师亦友。经过一年多的摸索实践,郑宗男几乎翻烂了四角号码字典,总算完成这项重任。

2010年10月,“嘉业藏书楼版片保护工程”正式启动,父子俩接过这项艰巨任务,每天泡在库房里,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清洗雕版、阴干,然后整理排序、拍照存档,再印刷装订成册,最后将雕版放回木架。

一天至少工作9个小时,父子俩把几乎所有精力投入到每一片雕版中。库房外,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库房里,则是一片安静的天地。

从繁华的都市到狭小的库房,面对这份枯燥寂寞的工作,郑宗男并不后悔。从小在藏书楼长大,熟稔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耳濡目染之下他对古籍的热爱、对藏书楼的感情不可言喻。“对我而言,回到藏书楼是机缘巧合,更是一种责任。”

去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支持,嘉业藏书楼开始了修缮工程。提及这次修缮,内向腼腆的郑宗男显得很兴奋:“我们希望通过‘修旧如旧’,把藏书楼还原到最鼎盛时期的风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