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g+菌与g-菌的区别

g+菌与g-菌的区别

发表时间:2024-05-28 16:18:14 来源:网友投稿

区别是:1、用乙醇脱色时变化不同。用乙醇脱色时,G+菌肽聚糖脱水而孔障缩小,保留结晶紫-碘复合物在细胞膜上。而G-菌的缝隙变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溶出细胞壁。2、被染色后的颜色不同。G+被染色后呈紫色,而G-菌呈红色。3、成分不同。G+菌特有的成分是磷壁酸,G-菌特有的成分是外膜和脂多糖。

革兰氏染色原理有三种观点: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和渗透学说。

1、等电点学说,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在PH2-3,比阴性菌低,加之碘为弱氧化剂,可降低革兰氏阳性菌的等电点,致使两类菌的等电点差异扩大,因此阳性菌和碱性染料的结合力比阴性菌更强。

2、化学学说,碘液在菌体内与结晶紫结合后又和菌体内核糖核酸镁盐-蛋白质复合物结合,此结合物不易被丙酮酒精脱掉,呈革兰氏染色阳性。因革兰氏阴性菌缺乏核糖核酸镁盐,故对碘与结晶紫结合物摄取少,且不牢固。

3、渗透学说,乙醇使阳性菌所含粘肽多糖脱水而致细胞壁间隙缩小,通透性降低,在菌体内保留了染料-碘复合物,呈紫色。阴性菌含粘肽少,细胞壁变化不大,通透性不受影响,菌体内的染料-碘复合物较易透出,失去紫色,被复染成为红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