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孔府(热门11篇)

孔府(热门11篇)

发表时间:2024-06-20 11:55:44 来源:网友投稿

孔府(1)

孔府(热门11篇)

说起曲阜三孔,大家一定很熟悉吧。没错,三孔就是孔庙、孔府与孔林 ,它们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山东的旅游名胜。孔府是孔子后裔办公与生活的地方,那里一定很值得一看,怀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情,我们奔向孔府。

走近孔府,只见黑漆色的门上有一副纪晓岚题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其中“富”字无点,“章”字多一横,意为孔家富贵无头,传承的礼乐法度可与天共存。进入重光门,眼前出现一个布局严谨,庄严肃穆的四合院,左右是乐房、书房,是当年孔裔奏乐、读书之地。迈进大堂,只见一个大帐横在大堂正中,帐布上画着祥龙腾飞。帐内设有一块大匾,是顺治皇帝向孔家下的圣旨,一直保存至今。走进二堂,里面空荡荡的,只有两条板凳,这是当年孔家替皇帝考试童生礼乐的地方。关于这板凳,还有一段故事呢。话说当年奸臣严嵩与孔家联姻,后贪污一事暴露,便来到孔府求助。但孔家知道他是奸臣,于是闭门不见,严嵩心灰意冷坐在这板凳上等了好几小时,故有“冷板凳”一说,体现了孔家铁面无私的品格。走进三堂,扑入眼帘的是一座假山,有开门见山之意。进入后院,只见影壁上画着一只怪兽,手持八仙的宝贝,冲向太阳,原来此画名曰“戒贪图”,是孔家教导子孙用,画上这怪兽已有了八仙的宝贝,却妄想吞食太阳,后被烧死,以此来训诫子孙莫要贪得无厌。

这次孔府之行,让我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知道了他清正廉洁、铁面无私、忠正耿直,我们要汲取他的这种精神。


孔府(2)

7月16日,我和妈妈、姨妈、姐姐、哥哥来到了孔府参观旅游,“孔府”位于山东曲阜,是一代文学家孔子的故乡,也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我和妈妈从一进孔府的门,就紧跟着导游姐姐,认真听她讲解孔府的历史,短短一个多小时的行程,不仅让我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也让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孔府里面,我们还遇到了孔子的一位后代传人,专用名字游客作诗,于是妈妈就让这位叔叔用郑博文的名字作了一首诗。


孔府(3)

孔府又叫衍圣公府,在孔庙北侧,有7.4公顷大。

孔府有前厅、中居和后园之分。前厅为官衙,分大堂、二堂和三堂,是衍圣公处理公务的场所。前厅另设知印、掌书、典籍、司乐、管勾和百户厅等六厅办事机构,为孔府服务。

中居和内宅和后花园,是衍圣公及其眷属活动的地方。内宅的前后楼是府上老爷、太太、少爷和小姐的住房,现陈列着当年的生活用品,如古老的红木家具和新式的沙发。孔子第七十七代孙、末代衍圣公孔德成的房间内就摆设着中西结合的家具。

最后是花园,又名铁山园。园内假山、鱼池、花木、竹林以及各种花卉盆景等一应俱全。难得的是一“五柏抱槐”奇树,一棵古老的柏树派生出5个分支,内中包含一株槐树,为世所罕见。孔府现在还保存着不少历代珍贵文物,如商周铜器、元明衣冠、古代书画、名人墨迹以及竹雕玉琢、瓷器珐琅等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大批明清以来的文书档案。整个孔府宛如一座珍藏无数的博物馆。


孔府(4)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妈,还有姐姐一起坐车去曲阜。

我们一到那里,就是人山人海的,我们就连停车也很麻烦。我们在那吃了午饭之后,妈妈说:“我不和你们一起去孔府了。”我们三个异口同声的答应了。我们到了售票外,我发现有卖吃的,有卖戒尺日……我忽然看到了一辆马车,心想:我好想坐一坐呀!

看到戒尺,我就自言自语道:“我已经决定要买戒尺的。”正好卖戒尺的奶奶迎面而来,说:“买戒尺吧,两把15元。”爸爸就跟奶奶不停地侃价,最后爸爸用10元买到了两把戒尺。戒尺上有我学过的《弟子规》和《三字经》。

我们找到了一位导游,我们买好门票,跟着导游进去了。我们进了第一氓扇门,导游说:“不能踩门槛,因为这样是对老师的尊重。”导游让我猜这些树有多少年?我不假思索地说:“两千多年?”导游说:“没那么长时间,是六百多年!”我恍然大悟:“这难道不是孔了在的时候就有的吗?”导游又说:“这些房子建了六百多年,这些树也有六百多年了!”、

我们继续向里走,里面的树木又粗又高,有的树用细小的木棒撑着它,有的树用绳子围起来了,有的树还掉皮了,这有可能是因为树的年龄比较大了。

走了一会儿,孔府就像个迷宫一样,因为那里的房子多,道路复杂。我心里想:假设我生活在那个时代,说不定我就转晕了!我仔细地看了一下:“为什么每座房子上都有玻璃呢?古代又没有那么好的东西!后来又想了想,原来是新加上的。”

最后,我们看了一会儿戏,就离开了孔府。


孔府(5)

曲阜是个很安静的地方,里面的房子都是灰色的顶,白色的墙,非常干净。

早上我们去了孔庙。孔庙里的孔子教学生的地方,以前上课都是用一根香,香烧完了一节课就上完了。孔子的学生也都很有名。孔子长的不漂亮,大门牙是分开的,头顶还是凸起的,(但是)他还是我们中国人最尊重的老师。进孔庙的桥叫做二百零一孔桥,为什么要叫二百零一孔桥呢?因为桥的两边是两棵柏树,就是两百,桥下有一个洞,加起来叫做二百零一孔桥。孔庙里柏树很多,有一次乾隆在孔庙里累了,就靠在路边的一棵柏树上休息,后来那棵柏树变弯了,叫龙柏。

孔子的生日是古时候的九月二十七日(农历),(每年的)这一天在孔庙里就会有很多人来(拜祭孔子),会演奏古时候的`乐曲。今年的九月二十七日也会演奏乐曲来纪念孔子。


孔府(6)

在丰富多彩的暑假中,我去了很多地方,有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有著名的泉城济南……但让我记忆深刻的就是游孔府、孔庙、孔林!

8月22日,我们一家开车来到曲阜,准备到孔府、孔庙、孔林去参观,想让我得到一点心得感受。我们一下车,天空中飘着深夏早秋的丝丝小雨,凉丝丝的,好似处身于深秋的森林中,沐浴着阵阵秋风与落叶,舒服极了!

来到大门,一眼就看见四个红色的大字“金声玉振”,随后“棂星门”三个大字又映入我的眼帘。这些都是乾隆所题。走到里面,有两棵几千年的圆柏树,再往前走有座桥,中间有个玉道,据说只有皇上才能走,听罢此言,我故意大摇大摆地从玉道过了桥,我大笑道:“我也过了把皇上瘾。”在孔庙里,到处立着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等题的石碑,非常有文学价值。孔子虽然一生清贫,但他的文学、修养、道德,是令人敬仰的,他留下的文学思想,对后人的教育、影响是博大精深的!

接下来我们来到孔府,里面有他七十二著名弟子的牌位,但更多的是孔子后代的住所,各个屋里的东西都是绝无仅有的,没有一件赝品。

孔林,是孔子的后代、家人的坟墓,很多都去祭拜过他,在孔子下葬的那一天,所有在场的人都泪如泉涌。现在,孔子的坟墓附近还有一块“泪石”,一摸它,湿湿的,好像它一直在流泪。虽然他已经过世了,但他的思想却在中外流传着。

孔子“幼年丧母”,“中年丧妻”,“老年丧子”,但他并没有被击垮,仍写出了许多流芳千古之作,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被后人所赞颂。

我们离开的时候,天空仍飘着丝丝细雨,仿佛在纪念这位远去的圣人……


孔府(7)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曲阜参观孔庙。孔庙是著名的

“三孔”之一。三孔是孔庙、孔林、孔府。

孔庙占地面积约200多亩。才来到孔庙的围墙旁可见一个石碑,上面写着“官员人等至此下马”。这是对孔圣人的尊敬。

我们随着导游进了红道门,最先看到的是一块由赑屃驼着的石碑,赑屃像乌龟,我说是“四不像”,有虎头、蛇尾、龟壳、龙爪的生物。象这样的石碑孔庙里有很多,上面都刻着对孔子的历史记载。

在孔庙的屋檐下有十根深浮雕的龙柱使孔庙变的很威武,可见世人对孔圣人的敬仰和爱戴。

不知不觉地就看完孔庙,我感到中华历史文化很深奥。


孔府(8)

首先,我们来到孔庙,孔庙是历代皇帝为了纪念孔子所建造的庙,又称圣庙。规模非常宏大,里面有一颗当年孔子亲手种的一棵柏树,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棵树能死而复生,生生死死几个轮回,可真神奇啊!孔庙里还有一棵树,这棵树是乾隆皇帝来孔庙祭拜,走累了,便靠在这棵树上休息,此树就占了皇帝的龙气,从此树身长成波浪形的,就像一条龙,这棵树就叫龙柏。有龙就有凤,在龙柏旁边有一颗像凤凰的树,这就是龙凤呈祥吧。

孔庙里最雄伟辉煌的要属杏坛了,其实当年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想我们一样上课还有教室。相传当年孔子坐在银杏树下弦歌讲学,弟子们坐在地上听课,这就是著名的杏坛讲学。为了纪念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历代帝王给他赐了很多石碑,每块儿石碑有好几十吨重,因为当时没有合适的运输工具,人们就在冬天往地上泼水等水结成冰再推着石碑往孔庙滑,可见当时人们也是很有智慧的。

参观完孔庙,我们又来到了孔府,孔府是孔子的后代住的地方,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块儿像搓衣板的石头地面。“如果犯了错误就被罚跪”可见孔家家法很严。孔府里有一个自称是孔子七十四代传人的人,只要你写下你的名字,他就会做一首诗。每句开头就是你的名字中的一个字,不愧是孔子的后代可以出口成诗,太让人佩服了。

孔府的后花园很大种植了很多奇花异草,有一棵柏树被雷劈了,分成了五个树枝,正好有一只小鸟衔来了一粒槐树种子,掉到了柏树中间,长出了一棵小槐树,形成了五柏抱槐的奇景。这是非同种但同根,真是大爱无疆,听说这可棵树又叫做”五君子柏“是孔氏家族几百年来同舟共济、互爱互助的生活象征。

参观完孔府孔庙,我感触很深。我以后要向孔子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孔府(9)

孔庙是各朝皇帝为了纪念孔子为其建的庙。在孔庙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最后一个大殿门口的十根柱子,这十根柱子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上面有很多地方是镂空的,听导游说,在石匠完成柱子后,这种石刻就失传了,所以,每当皇帝来的时候,人们就要用黄绸把柱子裹住,因为他们怕皇帝看到孔庙比皇宫还高级,杀了他们。

孔府是孔家的住宅,里面有许多奇特的地方,比如说只能一人通过的一人巷,那是孔府为了不让佣人把孔府里的钱财带出孔府。还有一个水夫送水的地方,孔府里的人为了不让外面的水夫看到里面的人,所以水夫就把水挑到后院的门前。因为后院住的水孔府的主人的妻子、儿女和女佣人,所以没有主人的吩咐,任何人都不能入内,水夫只能把水倒入一个四方的凹槽里,然后水经过一条小道流到墙的里面。

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人、子孙的墓地,没什么好讲的,不过有一点最值得一提,就是孔子的墓碑。孔老夫子的碑上的最后一个字非常神奇,那个字站远了看是一个“干”字,其实不是这样,那个字其实是“王”字,但是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称王,所以就把“王”字的那一竖写得非常长,如果不走近看,只能看到“干”字,而不能看到底下的一横。

今天的畅游使我感到人们是多么尊敬孔老夫子,我也一样,虽然不大了解儒家文化,但我也是抱着一颗来学习的心了解孔子的精神、儒家的文化。


孔府(10)

孔府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孔子后代办公的地方,后半部分便是他们生活的地方。我们首先来到办公的地方。穿过孔府的大门,地上石条铺路,路边许多古槐树将孔府笼罩在一片绿色之中。孔府的第二大门俗称二门,立在我们前方。再往前走,我们就来到大堂。大堂是孔子后代迎接圣旨,接见官员,处理重大事务的地方。只见里面放着一套大桌椅,外面用木板包围着,顶上还放着一块金光闪闪的黄布。大堂的两侧还放着许多帝王所赐的仪仗,每个仪仗都代表着不同的特权。如“紫禁城骑马”就代表孔子后代可以在紫禁城里面享受随意骑马的特权。再往前走就到了二堂,是每年考礼学、乐学的地方。二堂的后面就是三堂,这里是处理孔府内务的地方。游完了孔府的办公区我们就走进了孔府的生活区,进入生活区,只见内宅的屏风上画着一幅《戒贪图》,这幅图是在告诉孔家后代不要贪赃枉法。再往前走是前上房,这里是孔子后代用来接待亲戚和举办家宴的主要场所。前上房的后面是前堂楼和后堂楼,这两个地方是孔子后代居住的地方。在孔府的最后面,还有美丽的花园。

我们游完了孔府,就去参观比曲阜城还大,孔子以及他的子孙后代的专用墓地—孔林。

我们乘坐小交通穿梭在孔林之间。路旁到处是坟墓、墓碑。这里什么朝代的坟墓都有。游览了大约十分钟,我们终于到了孔子墓。孔子的墓非常大,前面有一块墓碑,在它的后面,还有一块小的碑。在孔子墓的周围,还有许多他的儿子孙子的墓,这些墓和孔子墓差不多,都非常大,前面也都有一个大墓碑。孔子墓的右边还有三个亭子,其中两个是两位帝王来祭拜孔子留下的,另外一个是一位太子来祭拜孔子留下的。

我们坐小交通出了孔林,结束了孔林之旅。


孔府(11)

因为下午要回广州,所以我们只去了三个地方。

孔庙是各朝皇帝为了纪念孔子为其建的庙。在孔庙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最后一个大殿门口的十根柱子,这十根柱子是用石头雕刻而成的,上面有很多地方是镂空的,听导游说,在石匠完成柱子后,这种石刻就失传了,所以,每当皇帝来的时候,人们就要用黄绸把柱子裹住,因为他们怕皇帝看到孔庙比皇宫还高级,杀了他们。

孔府是孔家的住宅,里面有许多奇特的地方,比如说只能一人通过的一人巷,那是孔府为了不让佣人把孔府里的钱财带出孔府。还有一个水夫送水的地方,孔府里的人为了不让外面的水夫看到里面的人,所以水夫就把水挑到后院的门前。因为后院住的水孔府的主人的妻子、儿女和女佣人,所以没有主人的吩咐,任何人都不能入内,水夫只能把水倒入一个四方的凹槽里,然后水经过一条小道流到墙的里面。

孔林是孔子和他的家人、子孙的墓地,没什么好讲的,不过有一点最值得一提,就是孔子的墓碑。孔老夫子的碑上的最后一个字非常神奇,那个字站远了看是一个“干”字,其实不是这样,那个字其实是“王”字,但是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称王,所以就把“王”字的那一竖写得非常长,如果不走近看,只能看到“干”字,而不能看到底下的一横。

今天的畅游使我感到人们是多么尊敬孔老夫子,我也一样,虽然不大了解儒家文化,但我也是抱着一颗来学习的心了解孔子的精神、儒家的文化。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