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对还是错(汇总8篇)
是对还是错(1)
事情发生在我来北京上学的第一个星期五下午,按平时家长的接送时间是上午7点半送我们到校,下午上完三节课至4点半接我们回家,但逢周五学校上完两节课即放学,由于我爷爷没弄清,以至于出现周五放学时别的家长都按时去了,我则没有见到爷爷。
于是我就一个人走路回家,路有点远,还怕走错路,在路上我还流了汗,但最终我走到家了
当我按门铃时,爷爷正要出门去接我。看到我已站在门口,爷爷表扬我勇敢、能干。接着规定我
下次不能走路回家。我问爷爷为什么。回答是;安全第一。到下周一,我把这件事跟老师说,老师也是既表扬了我,又批评了我。我恍然大悟,你们猜我悟出了什么道理。
是对还是错(2)
12月6日晴
今天,数学老师让我们做作业。
我在大家玩耍时做了作业,我打算交给黄蓉熙。当我把本子交给他时,我又后悔了。
我走过去,对黄蓉熙说:“我想把作业看一下,错了我再改。”没想到他顽固不灵,理直气壮地说:“不能改!!!”我一听,着急了,心想:老师又没说不能改的,凭什么就不给我呢?
我走过去,从他抽屉里翻出了我的作业本,就往回走。没想到黄蓉熙一把抢过来:“就是不能改!!!你知道吗?陈佳雪也是向你这样,被我弄哭的!我是不会给你的!!”我生气了,一把抓起他的本子,就往自己的座位放,口中还喊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就这样,到了放学。
黄蓉熙走过来,曰:"快把作业本还我!”“不!”我立刻回击。“那我就把你的作业本撕了!”我不紧不慢地说:“你撕吧!我才不怕呢!”
你们说,我这样做得对吗?
是对还是错(3)
从小爸爸妈妈就告诉我当一个人在家时不能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可是有次我却把这句话丢在脑后了。
放寒假的一天,爷爷带奶奶去看病让我一个人在家。走之前对我千叮万嘱不要随便开门。我满口答应。我坐在桌前玩着电脑,突然门外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没理它,继续玩着我的游戏。但是敲门声仍没停止,让我心烦。我走到门口问:"是谁?""我找吕焕莲"门外回答道。我一听是找奶奶的,我犹豫了一会还是把门打开了。门外站着两位阿姨,问:"就你一个人在家吗?"我点了点头"是的,奶奶看病去了。"她们拿出一张表格让我签上了奶奶的名字,给我了一个信封上面写着"慰问金"三个字。我说:"谢谢!"她们就离开了。
晚上我非常自豪地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但是却遭到批评,再次嘱咐我不要乱开门。我很郁闷这件事我到底做对了还是错了。
是对还是错(4)
对与错是一对永远相反的词汇,在字面上看来它们如同平行线一般不可能会有交集点,它们是在十字路口上不同的路,在人们看来对与错是绝对相反的立场,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与物,没有不可能发生的状况。
当每一个人站在对与错的相反路口时没有人希望向错靠近一步,只是现实中不可能人人都走向对,所以现实把一部分对的人推向了错,他们不想错,但事实不得不让他们错,他们真的错了吗?还是现实错了,我们无法从一个公正的态度来判断谁对谁错,这使我们迷惘、无奈、不知所云,“但这毕竟与我们自己不相关。”许多人会这样想,却从未想过我们自己身边都存在着对中的错,错中的对。上政治课时,老师告诉我们说:“上学是我们的权利,也是义务。我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义务。”在农村里时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虽然国家规定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但仍有许多孩子辍学回家到城市里打工,原因是家里太穷,兄弟姊妹太多,为了家庭,他们必须早早的去赚钱,这或许对于国家的规定来说他们错了,他们没尽到应尽的义务;但对于家庭来说,他们的决定是对的,为了生存,为了面对现实,他们必须错。
不仅在我们身边,在我们自身上的对错也是难以分辨的。在一场考试中一位同学因身体不适而影响发挥,成绩不理想,以这件事来看这位同学并没有错,但成绩不理想使他变成了错的那一方,但他究竟是对还是错,我们无法断定,这是个没有标准的答案的问题。
是对还是错(5)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操场上一片混乱,同学们像接到命令一样从四面八方急匆匆地奔向自己的教室。我也伴着铃声,朝着教室一路小跑。突然听见“啪”的一声,我回头一看,只见不远处一个低年级的小男孩跌倒了,他摔得很重,露在短裤外面的膝盖上渗出了血,小男骇一见血,嘴一咧,哭了。
他这时是多么需要人帮助啊!可是上课了呀,我不知所措地楞在那里,心里矛盾着:帮不帮他呢,如果送他到医务室,上课一定回迟到,老师没准会“大发雷霆”,可袖手旁观又于心不忍,这该如何是好?眼看着同学们渐渐地回班了,操场上的人越来越少,算了吧,还是赶快回班,别弄个“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可回头看见小男孩求救的目光,我又犹豫了,正在这时,我的同桌跑了过来,背起小男孩向医务室跑去……
我准时回到了教室,好半天,同桌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他,他没做任何解释,回到了座位。
虽然我按时回班,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可我的同桌却因为帮助别人,上课迟到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我和他比,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是对还是错(6)
几天前,我一个人逛街买衣服,走进一家服装店里,随便挑了几件清新可爱的衣服,付钱时无意地朝外看了一下,却发现对面那家童装店居然有人偷东西!一位老太太偷偷地将一件女童装放进左手里的破布包里,小心翼翼地隐藏好衣服,张望着四周,然后又假装看衣服。这家童装店虽然有摄像头,但她们不会启用,因为老板对顾客的信任特别高,正因为这样这家店的顾客特别多,人气特别高。正巧今天举办大促销活动,来的人很多,所以偷东西老太太才不会被发现。那家店的老板是我妈妈的老同学,我跟她也算是认识,这可怎么办?我要不要跟老板娘说一声?毕竟我们认识,她们家店被偷东西了,又正好被我看见了,我总不能坐视不理吧?再说了偷东西可是犯罪,轻则赔偿,重则到派出所呆个几天啊!我的视线又回到老人身上,她看起来有七八十岁了吧。她衣衫褴褛,衣服裤子全都是粗布料,也都退了色,就连身上提的布包都是破的,应该家境挺贫寒的吧。老人家长得慈眉善目,一脸慈祥,全是朴实善良的气质,完全不像坏人啊!刚才她拿的那件是小女孩的衣服,莫非是没钱给家中的孙儿买衣服穿,迫不得已才决定偷的?我又疑惑了,老人没钱,那么孩子的父母多少应该有点钱吧?她怎么会沦落到这个地步?
思来想去,不知怎么办才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的良心可过不去。举报老人?不,不行,她太可怜了。店家的利益呢?店家对顾客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而且老板娘特别善良,让她家店亏本不好吧……“你的衣服,还有找回的钱。”老板娘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哦,好。”再转眼一看,老人已经走出店门,我拿上衣服,出了店,就一直跟着老太太走。我明明不想跟着她的,可有一种力量牵引着我,我当时很纠结。老人的脚步很慢很慢,骆着背,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她来到了菜市场,走到了一个卖豆腐的小摊位前,将手伸进破布包里,掏出一个折得整整齐齐、干净的塑料袋子,慢慢地打开,里面是叠得整齐的零钱,目测应该有90多块钱。老太太用硅裂的手指点好了三块钱递给老板,冲老板笑笑,“我要三块钱的豆腐。”“大娘,三块钱的豆腐太少了吧?都没几块呢,哪够你一家子吃啊?”老人犹豫了会儿,又掏出五毛钱,“那再加个五毛钱的。”老人顿了顿又说道:“我们家就剩我和孙女两人了,好不容易上一趟街,从郊区走到这里可不容易。这豆腐啊买回去给孩子尝尝鲜,偶尔换下口味嘛,不用整天吃青菜和猪肉。这三块钱的豆腐够她一个人吃了,我吃那份五毛钱的就行。”老太太微笑着说,这一笑,她的脸上全是褶子。
老人刚一说完,站在她对面不远处的我就忍不住了,眼泪不停地掉,这位老太太真可怜啊,是个好奶奶,太可怜了,看来偷衣服也是迫不得已的……我的同情心又在作祟,有种强烈的欲望想帮助她,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一想到这儿,我又哭了起来……等我偷偷地擦干眼泪,再转过身时老人已经走了,我仍看得见老人渺小瘦弱的背影,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前走,左手拿着三块五毛钱的豆腐,右手提着破布包,里面还有那件拿(请原谅我说不出口“偷”字)来的衣服,渐渐的消失在十字路口……
老师上课时老教育我们说看见违法犯罪的事情要及时制止,不要一味地纵容犯罪分子,这样就是助纣为虐,在帮助他(她)们犯罪,可那个老人真的很可怜,她的家庭那么凄苦、贫困,我怎么忍心举报她呢……不,我不能,像她这样的人应该受到社会或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别人一味的指责!我真的没想到,在这座小城市里居然有这么贫困的人,可能也不止老人一个,或许还有许多……在别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生活的贫困或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去当小偷,他们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并不是所有的小偷都是迫不得已、善良的,但我还是相信老太太是善良的。我真的好同情他们,可这份同情心让一个偷衣服的人逃走了,如果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偷,那么我的良心绝对会过不去,那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时我告诉店长阿姨的话,她也许就会有个警诫不再犯错。我相信老太太不会再去偷了,她的初心是好的,想让孩子穿上新衣服,可毕竟是偷来的,孩子可能也不会接受偷来的这份爱。真正的爱,是要用真心的。
我想了很久,我看见了小偷却没制止她,还让店长阿姨亏了本,我这样做错了吗?我知道了老太太的窘迫生活和凄苦贫寒的家境,我没有举报她,她太可怜了,她应该受到帮助,我这样做对了吗?大街上的纷纷扰扰闯入我的思绪,但当老太太走的那一刻,我知道了答案……这也是我想要的答案。
是对还是错(7)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操场上一片混乱,同学们像接到命令一样从四面八方急匆匆地奔向自己的教室。我也伴着铃声,朝着教室一路小跑。突然听见“啪”的一声,我回头一看,只见不远处一个低年级的小男孩跌倒了,他摔得很重,露在短裤外面的膝盖上渗出了血,小男骇一见血,嘴一咧,哭了。
他这时是多么需要人帮助啊!可是上课了呀,我不知所措地楞在那里,心里矛盾着:帮不帮他呢,如果送他到医务室,上课一定回迟到,老师没准会“大发雷霆”,可袖手旁观又于心不忍,这该如何是好?眼看着同学们渐渐地回班了,操场上的人越来越少,算了吧,还是赶快回班,别弄个“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可回头看见小男孩求救的目光,我又犹豫了,正在这时,我的'同桌跑了过来,背起小男孩向医务室跑去……
我准时回到了教室,好半天,同桌气喘吁吁地回来了,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他,他没做任何解释,回到了座位。
虽然我按时回班,没有受到老师的批评,可我的同桌却因为帮助别人,上课迟到而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我和他比,到底是谁对谁错呢?
是对还是错(8)
思来想去,不知怎么办才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我的良心可过不去。举报老人?不,不行,她太可怜了。店家的利益呢?店家对顾客的信任度是非常高的,而且老板娘特别善良,让她家店亏本不好吧……“你的衣服,还有找回的钱。”老板娘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哦,好。”再转眼一看,老人已经走出店门,我拿上衣服,出了店,就一直跟着老太太走。我明明不想跟着她的,可有一种力量牵引着我,我当时很纠结。老人的脚步很慢很慢,骆着背,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她来到了菜市场,走到了一个卖豆腐的小摊位前,将手伸进破布包里,掏出一个折得整整齐齐、干净的塑料袋子,慢慢地打开,里面是叠得整齐的零钱,目测应该有90多块钱。老太太用硅裂的手指点好了三块钱递给老板,冲老板笑笑,“我要三块钱的豆腐。”“大娘,三块钱的豆腐太少了吧?都没几块呢,哪够你一家子吃啊?”老人犹豫了会儿,又掏出五毛钱,“那再加个五毛钱的。”老人顿了顿又说道:“我们家就剩我和孙女两人了,好不容易上一趟街,从郊区走到这里可不容易。这豆腐啊买回去给孩子尝尝鲜,偶尔换下口味嘛,不用整天吃青菜和猪肉。这三块钱的豆腐够她一个人吃了,我吃那份五毛钱的就行。”老太太微笑着说,这一笑,她的脸上全是褶子。
老人刚一说完,站在她对面不远处的我就忍不住了,眼泪不停地掉,这位老太太真可怜啊,是个好奶奶,太可怜了,看来偷衣服也是迫不得已的……我的同情心又在作祟,有种强烈的欲望想帮助她,可我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一想到这儿,我又哭了起来……等我偷偷地擦干眼泪,再转过身时老人已经走了,我仍看得见老人渺小瘦弱的背影,一步一步慢慢地向前走,左手拿着三块五毛钱的豆腐,右手提着破布包,里面还有那件拿(请原谅我说不出口“偷”字)来的衣服,渐渐的消失在十字路口……
老师上课时老教育我们说看见违法犯罪的事情要及时制止,不要一味地纵容犯罪分子,这样就是助纣为虐,在帮助他(她)们犯罪,可那个老人真的很可怜,她的家庭那么凄苦、贫困,我怎么忍心举报她呢……不,我不能,像她这样的人应该受到社会或别人的帮助,而不是别人一味的指责!我真的没想到,在这座小城市里居然有这么贫困的人,可能也不止老人一个,或许还有许多……在别的地方,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生活的贫困或其他的一些因素而去当小偷,他们已经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并不是所有的小偷都是迫不得已、善良的,但我还是相信老太太是善良的。我真的好同情他们,可这份同情心让一个偷衣服的人逃走了,如果她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偷,那么我的良心绝对会过不去,那时候我也会想如果当时我告诉店长阿姨的话,她也许就会有个警诫不再犯错。我相信老太太不会再去偷了,她的初心是好的,想让孩子穿上新衣服,可毕竟是偷来的,孩子可能也不会接受偷来的这份爱。真正的爱,是要用真心的。
我想了很久,我看见了小偷却没制止她,还让店长阿姨亏了本,我这样做错了吗?我知道了老太太的窘迫生活和凄苦贫寒的家境,我没有举报她,她太可怜了,她应该受到帮助,我这样做对了吗?大街上的纷纷扰扰闯入我的思绪,但当老太太走的那一刻,我知道了答案……这也是我想要的答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