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邂逅诗词(优质6篇)

邂逅诗词(优质6篇)

发表时间:2024-06-20 15:53:06 来源:网友投稿

邂逅诗词(1)

邂逅诗词(优质6篇)

古诗古词,是中华两千年来艺术的瑰宝,两千年来多少的太平盛世,又多少的兵荒马乱,动荡的时候造就了或浪漫或热血或洒脱的诗人与壮美的诗篇,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口口相传,让其像汩汩的山泉,不断且清冽,甘美。

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便是用最少的篇幅传达最丰富的情感与心境,而古诗词完美地印证了这一点。短短几十字,却可以描绘出峨峨的巍山,涛涛的巨浪,昏庸的暴君,绝世的美人,源远流长,沁人心脾。

每诵出一句诗,就仿佛可以目见诗人写作时的笔笔刚劲,每字每句都亦是接受了岁月与时光的冲刷,历经了革命的考验的千古绝言。

李白是最浪漫的。他望着皎皎的孤月,独自乘舟发向三峡时,望见一辈子再也回不去的峨嵋山,内心的思念无处可寄,离家越远,对故人的思念也就愈发强烈,而心中外出闯荡的憧憬与之交汇,碰撞,令他彻夜难眠,辗转之中,点起一盏孤灯,书下了心中无处可发的无限怅惘,谁又知道呢?他书毕时是否落下无奈的泪?那也是他浪漫的天性使然吧。

同样饱受思念折磨之苦的,还有滞留于巴蜀南蛮之地的李商隐,李白念友人,他却念着在远远京城长安遥不可及的亲人,那痛苦定是前者的几倍了。但他没有溢于言表,家书中只用了一个“未有期”写出了内心的凄苦,复用“巴山夜雨”四字,巴望着未来团聚的美好日子,想象着在窗边剪烛深聊,聊的内容是今日写家书的巴山夜雨,寥寥二十八字,虚实相生,思君不见的悲凉跃然纸上。

李商隐绝妙的想象是令人拍案叫好了,却不敌刘禹锡反常的豪迈。“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就算被贬,刘禹锡也丝毫没有悲哀,意气风发,悠然自得,不多情地伤春悲秋,大笔一挥,掩去了遇秋必怅的不成文定式,不落言筌,把壮阔的诗情引向碧霄,诵诗诵到这里,你就不得不大赞一句“好一个不落言筌,好一个豪迈的反弹琵琶!”刘禹锡这一曲反弹琵琶,弹出了君主乱政下民众愈挫愈勇的雄壮。

古诗古词的瑰奇与清丽远不止李白忘我的浪漫,李商隐无限的悲愁,刘禹锡豪迈的雄壮,这只是中华文化冰山一角的奇丽,还有苏轼的豪放与李清照的婉约,鲜明的对比中亦有风格迥异的可爱,陆游与谭嗣同同样热烈的报国之壮志凌云,杜甫与李益忧国忧民的泪眼……,这是与诗人的邂逅,亦是与时代的一种不期而遇。

感恩古人在我血脉中埋下与中国古文化热情的共鸣,它让我从短小精悍的字里行间中领略到文化对我灵魂的撼动与感染。我为能遇见它而自豪,而因此欢欣地感恩我生活的美好时代。


邂逅诗词(2)

邂逅,不经意间,就悄然而至,或回眸一笑,或嘴角微扬,或笑靥如花。在四季的轮回中,邂逅你的美—诗词。

春雨湿了青石板

京城的青石板上滴嗒,细润的雨丝顺着房檐流下,钻进泥土中,静静悄悄。淡淡草色染在石板缝间似是在最软最嫩的淡绿绸缎上裁下的条条丝带,铺在其间。我不经意间的低头,便邂逅了你—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夏花染了半边红

小池内的荷花被荷叶半遮半掩,坐在游船上,拔开一丛细茎菡萏向深处觅去,船尾的水波荡开一层涟漪,渐渐向远处消散。

荷花舒展着身子,半红的花瓣徐徐绽开,青蓬黄蕊缀着优雅,点出清高。绿荷叶或卷或舒,像抹了层翠绿在这清水之上。我不经意间的远眺,便邂逅了你—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雁鸣了戊边愁

边塞的秋风凛冽,树木枯萎,关城上的旗帜在风中作响,将士的脸颊被山风吹得粗糙、黑红,这,怎能比江南的草长莺飞,暖风和煦呢?

雁声凄凄,在空中久久盘旋不去,守关罢,报国罢,离了愁思去吧!只管挑灯看剑,挥刀杀敌!秋雁声声,我不经意间的仰头,便邂逅了你—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冬雪飘了友人情

山间的大雪盖了山顶,飘飘絮絮,置办酒宴,为友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出热闹,这雪呵,忽掩了山路,友人的马轻疾而过,我能见的,却是已铺上层新雪的马蹄印。雪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我不经意的留恋,便邂逅了你—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邂逅,不经意间,就悄然而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在四季轮回中,邂逅你的美—诗词。


邂逅诗词(3)

她,可以是青山绿水、大漠落日,可以是古寺寒钟、隐逸暗香,亦可以是荣辱兴衰、海枯石烂……她,就是古诗词。

千古兴亡,人只是红尘间的匆匆过客、庭院转角的一缕微风,多少帝王将相,不过留名于世,荣华富贵、或是沧海桑田,亦不过是渺渺浮云,转瞬即逝。唯有诗词歌赋,水墨文章,端庄大气,婉约动人,始终如一。她们流芳千古,世世代代被人们传诵、欣赏,熏陶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炎炎夏日,蝉鸣令人更添烦躁,喧闹声搅扰了一个美好的午后。无须烦恼,捧起一卷心爱的古诗词,静静品读,仿若周遭都安静下来,世界清凉下来。读古典诗词,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份空灵、曼妙,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古诗词亦是如此,每一回读,都有不同的感受,体会到不同的美。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古诗词用或优美,或质朴,或沧桑,或悲切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中的色彩,不仅仅是景物的色彩,她饱含着诗人的情感,蕴含着独有的哲理。正是如此,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对仗,皆有独到精妙之处,令人赞叹,又不失情趣。

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细细品读,反复斟酌,沉浸于诗词海洋之中,确是极为美妙之事,让古诗词洗洁心灵,让心灵更美。

静下心来,品一卷古诗词,仿佛每一阕词,都会说话;每一株花草,都有情感;每一个字,都有故事……


邂逅诗词(4)

唐诗之韵、宋词之风,我的遥远到千年的邂逅......

牙牙学语的时候,除了必须的“baba、mama”,其余就是要学诗词每句尾字的发音,妈妈念出“床前明月”,我能啊出“guang”,爸爸读出“夜来风雨”,我还得呀出“sheng”,听说当时我能接上好几十句,哈哈,初啼得有些嘹亮。

进入幼儿园,开始慢慢地背上了诗词。通常都是“先诗词才什么”的节奏,先学上两三句才有东西吃,先背上三两句才能玩玩具,先讲出这几句才能上洗手间,先说出那几句才能睡觉。妈妈还一天到晚在电脑里播放“诗词朗诵”,说什么“脑白金”效应,不用专门学习,听多听久了,谁都会“送礼只送脑白金”。于是,家里总是回荡着诗词的“嗡嗡”声,那真成了“不停翁”。不过,背了诗词总是会得到奖励,算是我和爸爸妈妈的一种游戏。

上了小学,妈妈给我买了不带拼音的《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让我双手各拿一本,说这就是你的“左亲朋右好友”了,而爸爸规定我每天必须背一篇诗词,还要记住诗词的意思。没几天,我就觉得这些千年前的诗词越来越难了,不想背,经常拒绝背诗。终于有一次,爸爸发火了,他拿棍子敲得桌子“啪啪”响,我被吓哭了,可是想到背诗词很辛苦,我依然坚持不肯背,爸爸这下可来气了,挥起棍子往我的手臂上打,一下两下,我立马疼得哇哇大哭起来,但我还是大声地回答“臣妾做不到”,结果棍子仿佛带着“唐宋之风”呼呼地又往我的屁股问候去了,疼得我嘴巴都歪到一边。他骂我哭,他打我疼,如此斗争一个多小时后,眼泪也流不出来了,手臂和屁股也扛不住了,没办法,躲不过了,谁让爸爸是家里的老大呢,我只能“小人不记大人过”地安慰自己,从此,我不由自主地走上了诗词的不归路。

春夏秋冬、日月星辰、江河湖海、花鸟鱼虫,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诗词啊——我得背。最喜欢闲逛西湖了,走过没几片叶子的柳堤要“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看着柳堤一旁桃树上的虫子须“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跳过“鉴湖慕鱼”的荷叶状路灯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望着平静的西湖那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处处诗,时时诗,不知不觉地我会背上两三百首诗词了,知道了最有味道的诗人姓苏,认识了最牛叉的诗人姓刘,懂得了最舒适的诗人住在东坡。“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辛弃疾睡不着,在“听取蛙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孟郊无证驾驶,在“今朝放荡”。悄然无声地我变成了小区与班级的“诗词达人”。

也许上天让我偶遇了爸爸妈妈,才有了我与诗词的邂逅,诗词里的喜怒哀乐与我的喜怒哀乐邂逅了,才有了对诗词也许是一生的恋慕。


邂逅诗词(5)

演唱会中迷闪的灯光,尖叫连连。荧光棒挥来挥去,横幅上大大的明星照。或许,这便是粉丝与偶像在现代人眼中的定位。殊不知,在那遥远的古代。曾有一位诗人,捧读李白的诗篇,在梨花树下来回踱步。闭跟,参诗。邂逅,心中的偶像……

且沏一壶茶,轻酙李杜初遇,那年李白四十三,杜甫三十二。仲夏时节,李白游至洛阳。此时,他已是名满天下。而杜甫那时也壮志踌躇,追慕诗仙。不知在多少个日夜下品读过李白的诗词文章,也学着那般豪情壮志,对酒当歌。也不知多少次反复斟酌词句,拍案叫好。此时初见李白,多少敬佩之情涌现,一时语塞,双眼泪花。他能感受到,眼前的李白有一种别人无法模仿的轻松和洒脱,他拿诗词换酒,品出一段山水情长。这种风范落在李白身上更是平添一身洁然之气。杜甫知道,他所喜爱的李白,所敬重的李白,所敬仰的李白,便是这样子。李白也望向杜甫,这位英气逼人的公子,怕是初露风角的杜甫。一眼的对视将李杜从此相连。他们一同书写情怀,一同喝酒邀月,一杯酒,怕是醉了半个唐朝。

从崇拜仰慕到共话绝句佳作,是李白的才情感染着这段千古流传的历史,李杜佳作连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杜甫,可以说是李白的粉丝,可以说是忘年交。这段历史,用它的真实存在。告诉了世人。粉丝喜欢的不应该只是偶像是光鲜外表,而是内心追慕他更高远的文化思想,能做到与你的偶像品诗论茶的资格。我想,只有偶像带动了粉丝,这个社会才会有粉丝文化。


邂逅诗词(6)

千古兴亡,人只是红尘间的匆匆过客、庭院转角的一缕微风,多少帝王将相,不过留名于世,荣华富贵、或是沧海桑田,亦不过是渺渺浮云,转瞬即逝。唯有诗词歌赋,水墨文章,端庄大气,婉约动人,始终如一。她们流芳千古,世世代代被人们传诵、欣赏,熏陶着每一个华夏子孙。

炎炎夏日,蝉鸣令人更添烦躁,喧闹声搅扰了一个美好的午后。无须烦恼,捧起一卷心爱的古诗词,静静品读,仿若周遭都安静下来,世界清凉下来。读古典诗词,是用心在体悟,体悟那份空灵、曼妙,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子曰“温故而知新”,古诗词亦是如此,每一回读,都有不同的感受,体会到不同的美。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古诗词用或优美,或质朴,或沧桑,或悲切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诗中的色彩,不仅仅是景物的色彩,她饱含着诗人的情感,蕴含着独有的哲理。正是如此,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对仗,皆有独到精妙之处,令人赞叹,又不失情趣。

古诗词短小精悍,字字珠玑,细细品读,反复斟酌,沉浸于诗词海洋之中,确是极为美妙之事,让古诗词洗洁心灵,让心灵更美。

静下心来,品一卷古诗词,仿佛每一阕词,都会说话;每一株花草,都有情感;每一个字,都有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