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保飞机打药效果怎么样
效果一般受天气影响较大
国内农用无人机研发自2005年开始进入上升趋势,其实早在九十年代末期,我国就从日本引进了几架无人机,当时由于国内正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制,大面积的土地被农民分散承包,所以无人植保机在国内可以说是无用武之地。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大量的转移,农村由原来的劳动力亢余转为劳动力匮乏,农业种植者面临这严重的老龄化,有人曾提出:再过20年将由谁来种地的担忧。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土地集约化种植逐步形成,对无人植保机的刚性需求也在快速增大,一批有先见之明的农用无人机研发生产机构纷纷跃跃欲试,至2009年,无人植保飞机的样机投入实验,经过三年的验证,国内已经呈现出一批相对稳定的无人机型。但无人植保飞机现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不可盲目冒进!
首先目前国内无人植保飞机的操控性还需完善,现在市售的无人机电动力的稳定性不足,便捷性、实用性尚欠缺,大多已经售出的电动力无人植保飞机只是转移了一下仓储地方,投入到实际应用的比率太低;而油动力的无人机的实用性尚可,但对操控手的要求又太高,很难实现广泛的应用。
其次国内无人植保飞机的载重能力仅为5-10公斤,就目前情况来看,电动力无人机大幅度提升载重能力比较困难,油动力无人机实现相对简单,但前提必须通过对飞控系统的改进来替代对飞控手的限制才有实际价值。若载重能力不能提高,仅目前的无人植保飞机很难普及应用,仅适合推广期使用。
第三价格也是制约国内无人植保飞机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国内无人机的价格基本在15-20万之间(电动力相对便宜),个人购买使用的压力及成本回收能力有限,仍需要政策的扶持。
第四售后服务因素,病虫害防治期相对短促,万一出现故障造成的损失很大,所以若不能解决小辐射半径的售后问题,也将制约无人机的发展。
综合以上因素,国内无人植保飞机的发展前景是很好的,但仍需理智冷静的看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