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

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07 11:13:17 来源:网友投稿

怙恶不悛的意思:指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怙恶不悛是什么意思

一、详细解释

怙恶不悛(hùèbùquān)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语法:连动式;作宾语;含贬义。

二、成语故事

公元前723年,十四岁的寤生继任郑国国君,史称郑庄公。过了三年卫国联合宋、陈等国进攻郑国。为了离间卫国的盟国陈国,庄公派使者到陈国去要求和好,并希望结成联盟。

不料陈桓公瞧不起郑庄公,不愿与郑国结盟。他的弟弟五父仗义劝谏说:“对邻国亲近、仁爱和友善。是立国的根本。您应该考虑到这些,答应郑国的要求。”

但是桓公听不进五父的话,反驳说:“宋国和卫国都是大国,它们才是我们陈国难以对付的。郑国有什么作为,能把我们陈国怎样!”庄公得知桓公拒绝与自己结盟,勃然大怒,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公元前717年,他率领大军攻伐陈国。桓公仓促率军应战,结果大败。后来史学家对上面这段历史发表评论说:友善不可丢失,罪恶不能滋长,这是针对陈桓公说的,一直做罪恶的事而不改过,最后一定会自食其果。别人是挽救不了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