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的“教坊”是干什么的

古代的“教坊”是干什么的

发表时间:2024-07-07 12:50:30 来源:网友投稿

古代的“教坊”是管理宫廷音乐、掌教习音乐的官署。唐高祖置内教坊于禁中,掌教习音乐,属太常寺。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改为云韶府,以宦官为使。

古代的“教坊”是干什么的

玄宗开元二年(714年),又置内教坊于蓬莱宫侧,京都置左右教坊,掌俳优杂技,教习俗乐,以宦官为教坊使,后遂不再属太常寺。此后凡祭祀朝会用太常雅乐,岁时宴享则用教坊俗乐。宋、金、元各代亦置教坊,明置教坊司,司礼部,清废。

扩展资料:

《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中:武德后,置内教坊于禁中。武后如意元年,改曰云韶府,以中官为使。文中出现的内教坊,实为“内教”和“坊”之合称。“内教”有两重含义:

1、对封建妇女或宫女修身养性等的礼乐教育。内教即为对古代女子修身养性的教育,入唐以后,多指对进入宫中的宫女的教育。

2、在宫城内教习即为内教。即为在宫城内教习之意。因此内教坊就是“内教”和“坊”的合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坊(中国古代舞乐机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