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父母的教育态度
家长教育态度的不一致主要表现是:一是对孩子的培养目标不一致;二是对孩子“爱”的投入方式不一致;三是出于教育策略的需要;四是对孩子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同;五是隔代与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的态度不一致。家长对孩子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对孩子的心理的负面影响是:一是孩子容易形成两面性人格;二是容易形成对父母的不理解到怨恨的心理;三是容易对孩子的心理形成消极的影响(一是由于长期处在“不知听谁的好”的矛盾心态中,导致遇事时无所适从,优柔寡断;二是长期的矛盾教育导致对谁都不信任,容易形成“看破红尘”的颓废心理,缺乏责任感)。解决家庭教育的不一致专家开出的菜单:1.家长要树立合力教育意识。教育孩子力量只能合,决不能分。那么“合”在什么地方?应该“合”在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上。这就要求家长认真地回顾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没有不妥之处,谦虚的态度和必要的学习是不可少的。同时也应认真回想其他长辈的教育行为有没有可取之处,谦虚的态度和必要的学习是不可少的。同时也应认真回想其他长辈的教育行为有没有可取之处,问题在什么地方。2.在树立合力教育意识前提下,经过认真思考,开个统一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家庭会议。坐下来坦诚地交流彼此的想法,有不同意见,可以争论,最后求同存异。在教育孩子时,按照已经统一的认真去做,看看效果如何。这样的家庭会议应该经常化。3.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是受教育的对象,对家长的教育行为有最直接的感受。孩子往往能很客观地评价爸爸、妈妈和其他长辈教育行为的优点与不足,这对我们改进家庭教育是大有好处的。在学校里这种方法叫做“评教评学”。4.不要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当着孩子的面闹矛盾。这样孩子莫衷一是,还会降低长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在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时,有一方以冷静委婉的中吻劝说对方暂停教育,下面协商之后再进行教育。5.父母与孩子祖辈之间的教育矛盾,大多是由于隔辈人更疼孩子,甚至于更惯孩子引起的。父母应该在尊重理解祖辈的前提下,作些分析,给祖辈找些家庭教育资料(书报、录音、录像等),请祖辈参加家庭会议。而且要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教育孩子正确认识祖辈的疼爱,严格要求自己,让祖辈放心、满意。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