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戏曲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戏曲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07 22:18:01 来源:网友投稿

戏曲面临着危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有研究者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戏曲面临的危机可谓是内忧外患,已被认为是“全面的、深层次的、整体的行业危机”。这种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办戏曲剧团数量的锐减;二是戏曲演出场次快速下降,观众人次锐减;三是剧目生产能力急遽下降;四是人才断层严重,戏曲剧种消失。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一份统计资料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尚有367个戏曲剧种,其中包括50多个新产生的剧种,而目前,全国尚在演出的剧种仅存二百多个,有的上演率还极低。

戏曲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什么

造成戏曲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原因有三个。

1、戏曲的表演形式与观众的审美习惯改变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在农耕时代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人们最重要的文化活动就是看戏。那时候生活节奏慢,人们有时间在剧院静下心来欣赏戏剧表演。在乡村逢年过节或者农闲的时候,稍微富裕一点的地方,就搭戏台,请戏班子来唱戏。因为经常看戏听戏,很多文盲都会哼一些戏曲唱段。到了工业经济时代,随着广播电视的普及,加之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习惯于看节奏快的电影或电视剧,包括相声、小品等,对戏剧的兴趣逐渐减弱,以致完全消失。因为戏剧的节奏太慢,人物的语言表达、心理活动很多都是通过唱来实现的,一段唱词唱完需要好长时间,观众很不习惯,难以接受。还有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有讲究,很多是程式化的,也花时间,观众也没有耐心。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观众与戏剧渐行渐远。唱戏是给人看的,没有观众了,或者说观众少了,戏曲的危机就出现了。剧作家魏明伦认为:“世界戏剧时代已经不是莎士比亚的辉煌时代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成了以斗室文娱和居室文娱为主,以广场文娱为辅的时代。”所以“‘台上振兴,台下冷清’是普遍的现象。”

2、戏曲创作不能与时俱进,观众认可度低

很多剧种都有自己的保留剧目,不管到哪里都是那几出戏,戏的内容非常陈旧,观众不喜欢看。有的剧团也搞创作,创作的题材要么古代要么现代。因为古代离当下比较遥远,很多人对历史题材的戏剧不感兴趣。如果写当代题材,那些搞创作的又不愿意深入生活,闭门造车,创作出来的作品缺乏生活,不接地气,丧失了对百姓的亲和力,愈来愈不亲民,观众不认同,当然就不喜欢看了。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创作出的戏剧人物高大上,人物被符号化、概念化了,与人民群众真实的生活有很大距离。有人认为现在的戏曲创作和表演,基本以文人戏剧的架构操纵民间戏曲的形式,不伦不类,民间智慧、民间情趣消亡了,民间庸俗倒还存在,谁看了都不舒服。

3、戏曲人才越来越少,各种类型的戏曲剧团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

戏曲人才匮乏在所有的剧团都存在。主要原因还是戏曲观众少,剧团经济效益差,招不到优秀人才,也留不住优秀人才。有些本来是剧团的名角、顶梁柱的,因经济等其他原因跨界去当主持人,当歌手,当影视演员。人才流失严重,剧团的生存与发展就更加艰难。有记者2014年对河北省戏曲人才状况进行过调查。调查表明2014年,河北省市县两级院团在岗人数3881人,其中,50周岁以上726人,35-49周岁1501人,20周岁以下仅141人。记者发现很多院团正在成为“夕阳红”团,像廊坊市评剧团,演职员平均年龄55岁;石家庄市青年评剧团在岗在编演职员中50岁以上占比近60%;唐山市演艺集团所辖5个团,在岗在编人员仅剩180余人且年龄老化。

培养戏曲人才的学校也同样存在人才匮乏问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曾组织有关京剧艺术家、教育家赴京津沪冀鲁等地,对京剧中专及戏曲专业教育现状进行专题调研发现,目前戏曲教育有“三缺”的现象,即缺少技艺顶尖全面的艺术人才,缺少大师级的老师,缺少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即便学校培养了戏曲人才,学生毕业后到剧团工作的很少,很多都改行做其他工作去了。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是导致戏曲危机的重要因素。关于戏曲怎样走出危机,不少有识之士进行过探讨,他们呼吁政府重视,加大投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这些见解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戏曲要走出困境,摆脱危机,关键是要自身改革,特别是表演形式要进行脱胎换骨式的改革,不要担心改了之后不伦不类,把传统丢了。必须明白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今天所有的剧种同样是发展变化而来的。比如黄梅戏、评剧等,都来自穷人乞讨时的歌唱。在进行戏曲改革的同时要采取措施培养观众,让观众适应并喜欢改革后的戏曲,有了观众,戏曲的振兴就有希望。

戏曲危机不等于戏曲走入了绝路,只要创新思维,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戏曲就能走出困境,再创辉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