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中医里面的十九畏歌诀在实际操作当中怎么用

中医里面的十九畏歌诀在实际操作当中怎么用

发表时间:2024-07-07 23:36:18 来源:网友投稿

十九畏是金元以后医家概括出来的19味配

中医里面的十九畏歌诀在实际操作当中怎么用

伍禁忌药.首见于明.刘纯《医经小学》,以歌诀的

形式记载10对药物不宜同用.此后的《本草纲

目》,《医宗金鉴》等本草书广为传抄,成为中药配

伍禁忌.《中国药典》,高等教材,中药的专业书籍

均与十八反并列为配伍禁忌的内容.宋代以前找

不到十九畏的记载,其依据就是明代的歌诀.古今

医家对十九畏颇存疑义,认为十九畏的药物配伍

不一定是配伍禁忌.如《医学正传》用巴豆,牵牛子

同用;四物汤加人参,五灵脂以治血块.

60年代上海中山医院内科以巴豆霜,牵牛子

为主药治疗门静脉肝硬化腹水获得很好的效果.

80年代姜国峰等人将丁香和郁金合用治疗呃逆,

噎嗝,呕吐等,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姜春华等人用

人参配五灵脂治疗肝脾肿大未见不良反应.80年

代王天益用家兔作实验,实验前后自身作对照,认

为人参配五灵脂,官桂配赤石脂,丁香配郁金等用

大剂量对家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90年代郭国华

等人以小鼠灌胃,腹腔注射给药,观察人参配五灵

脂以及十九畏中其它药物的一般反应和死亡率,

无明显的差异.有人用十九畏组对的某些药物,超

过人剂量的104倍时两种给药途径.腹腔注射死

亡率大于灌胃的死亡率.

以上均说明十八反,十九畏决不是绝对的配

伍禁忌.我们认为不能排除古人用药的偶然性和

个别人用药经验之偶得,将个别人用药所出现的

个别情况当成普遍规律,后世本草不加验证,争相

传抄,于是就成了一个真理.古代医家对此也有不

同的看法,认为旧本草有关禁忌很少正确性,吾

人切勿过信古人之说,致为前人所迷惑.认为十

八反,十九畏并非绝对配伍禁忌者最多.况且十

八反,十九畏中很多药物本身就有毒性,是合用后

产生的毒性,还是药物本身的毒性药物本身的毒

性可能性大.

我们认为肯定,否定十八反,十九畏的依据不

是不可以的,也无需把所作的工作搞的多深奥,难

不可攀.古人也不是从深奥中总结出来的.我们

认为应科学的有序的做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药物品种的基源考证古今药物品种变

化很多,不同药用部位或新的品种的出现,古今同

名异物和多基源情况,影响着同用的不同效果.

2用药物加减法作相反相畏药对的毒性

实验,不同剂型,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途径及不同

动物从多方面去尝试.一般的工作,设备条件均可

作到这一点.

3从已知的药效学方面作十八反,十九畏

药对是否拮抗其已知的疗效或产生有毒反应的实

验.

4从化学成分探讨十八反,十九畏药对的毒

理作用早期曾有人根据化学知识,推断十八反,

十九畏药是否能产生毒性,肯定或否定者均有,但

毕竟是推测,可以先从已知的化学成分入手,从易

到难.

5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用志愿者进行人体

实验是可行的因为相反或产生毒性,并不一定

非是死亡,服后的感觉只有人才能体会出来.

以前在各方面很多人也作过很多的工作,出

了不少的成果,但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有序的去总

结,去归纳,停留在各自为战,各自为是的阶段.

当然说起来容易,作起来工作量相当大.没有

人力,财力的支持,个人很难全部作这些工作.中

医药已发展到现在水平,入世后的要求对中药的

362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3期

研究现代化,国际标准化已提到议事日程上.十八

反,十九畏的问题是该解决的时候了,应及早结束

没有定论的定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