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南溪山的景点介绍

南溪山的景点介绍

发表时间:2024-07-07 23:55:35 来源:网友投稿

南溪山在桂林市区南面将军桥头,离火车站约一公里,因南溪萦绕而得名。它有东西两峰,彼此并列,耸拔千尺,北面的峭壁,山石洁白。雨后新晴云雾初开,阳光照映在山石上,会发射出耀眼的光彩。南溪山海拔291米,相对高度141米,山体面积7.75公顷,长350米,宽180米,山孤自耸立,烟云凌空,有“叠嶂凌烟天咫尺”之气势。山腹有白龙洞、玄岩洞、龙脊洞、刘仙岩等著名的岩洞,因为这里山、水、洞、泉俱全,自然条件优越,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著名诗人李渤在桂林任地方官时,就着手开发为风景区。经过历代修耷,吏臻完善。在南溪河上横架单拱双曲式仿古桥,桥上建有桥亭,桥边有白龙泉。泉水明净相传古时曾用这泉水作为上贡皇帝沏茶之用,因而称“贡泉”。桥之下游数十米处有金莲岛,岛上修建了曲桥与江岸相连,供游人自由往来观景。据地质学家分析,南溪山属纯净厚层石灰岩,几百万年前与斗鸡山、罗汉山同体,后受水流不断地溶蚀,逐渐分割成孤峰。这条水流即后来形成的南溪河。山的北面被南溪河环绕,溪绕着山注入漓江。南溪公园溪上风雨桥,桥南“白龙泉”,相传为“贡泉”,曾以泉水进贡给皇帝饮用。南溪山有三组互相通连的岩洞:白龙洞与锅底洞南北相通,观音洞与龙脊洞则为东西相通,元岩与穿云岩南北对穿。它们都由不同时期幼小的地下河道发育而成,最早的是龙脊洞,大约在百万年前就开始被溶蚀;白龙洞和锅底洞、元岩和穿云岩大约在10万年前才开始发育,直到几万年前形成了较完整的地下河。如今这三组洞穴已被人为打通,连为一体。从白龙洞石槽,到锅底洞的“金山银山”、穿云岩的“对虾挂壁”、元岩的“观音像”、脊洞的“高山深谷”共25个景点,洞程总长523米,形成一个曲折、回转、起伏、跌宕、深邃、虚幻的洞府天地。出龙脊洞来到南溪两峰的鞍部,人们称之为龙脊,建有龙脊亭。在亭上望东峰山脊,薄仅数尺,怪石嶙峋,极像龙的背脊;西峰则巍峨高耸,烟翠凌空。从龙脊亭往南下山,半山即到刘仙岩,洞分两层,相传北宋时道士刘景曾在此修炼,死后羽化成仙。岩内历代题刻有数十件之多。南溪山的最早开发者是唐代杜管观察使李渤,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李渤酷爱此山的碧水幽林,山洞中尚存其《留别南溪》诗的石刻:“常叹春泉去不回,我今此去更难来,欲知别后留情处,手种岩花次第开。”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