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方姓的来源和历史

方姓的来源和历史

发表时间:2024-07-08 00:10:21 来源:网友投稿

方姓的来源和历史如下:

方姓的来源和历史

1、是炎帝之后。根据古书记载,炎帝有一个叫作雷的后代,被封在方山(今河南叶县附近),称为方雷氏。他的子孙一半姓方,一半姓雷,所以方雷是一家。过去方雷不通婚,依据就在这里。

2、出自姬姓。周宣王的大臣姬方叔平定了南方湖北一带的荆蛮,为周室的中兴立下大功,被封于洛。其子孙后来就姓方,这是方姓的主体。

3、还是出自姬姓,但是是从翁姓里面分出来的。这一支分出来很晚,但晚归晚,生命力和繁殖力却极其旺盛。宋朝初年泉州有一个人叫翁乾度,是姬姓后裔,生了六个儿子,全部都中了进士。

这事可是世所罕见。有意思的是这六兄弟虽是一家人,却是六个姓。要知道在中国传统里,人们把自己的姓是看得比命还重要的,大丈夫讲究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是万万不能改的。这异姓六兄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也是时局所迫。

翁乾度主要生活在北宋建立前的闽国,当时政局动荡,稍有不慎就可能遭到灭门之祸。为了保险起见,翁老爷子便给六个儿子当中的五个改了姓,分别是洪、江、方、龚、汪,剩下的一个儿子还姓翁。没想到北宋建立以后,六个儿子居然都中了进士,号称“六桂联芳”。

另外今天的满族、蒙古族、傣族、回族、土家族、朝鲜族、高山族等兄弟民族里都有方姓。

先秦的时候方姓主要活动在河南一带,但一直不活跃。据说现在韩国的方姓,是先秦时从河南迁过去的。

西汉末年方姓迁到安徽北部,开始发达起来,形成大族。唐朝的时候方姓已经分布到中原、华东、江南各地。方姓一直以中原为中心,多次南下移民,唐朝时,在海南、广东、福建就已经有方姓人的记载了。

宋朝时方姓主要集中在福建、安徽、浙江,全国形成了以福建为中心的闽、浙、赣、皖、湘方姓聚集地。宋明两朝福建的莆田方氏一族中举人数盛况空前,中了进士和举人的竟然有360多人,其中进士多达132人。仅两宋的时候,就有28对父子进士和26对兄弟进士,实在了不得。

明清两朝以安徽的桐城方氏为代表的诗礼世家使方氏的声望达到了顶峰。桐城方氏不但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桐城方氏易学学派,还开创了主导清文坛两百多年的桐城派,桐城文风后来一直被视为正宗。

清朝著名学者朱彝尊说过:“方氏门オ之盛,甲于皖口。东南学者推为帜志焉。”东南的学者都以桐城方氏作为旗帜和领军人物。梁实秋先生曾经讲过:“桐城方氏,其门望之隆,也许仅次于曲阜孔氏。”

当代学者钱理群讲:“桐城方氏是曲阜孔氏之后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家族,是中国文化世家的绝唱。”所以在《影响百年中国的文化世家》一书中,桐城方氏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文化名门,这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方姓迁徙传播

方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五十万余。方姓一直以中原为中心,多次南下移民,唐宋时期,方姓的足迹出现在海南、广东、福建等地,清初进入了台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