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要实行民汉双语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要实行民汉双语教育

发表时间:2024-07-08 00:23:30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国的族际语是汉语,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并自但是然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自愿的选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统一国家,拥有已确认少数民族语言61种。现阶段除了满族、回族、土家族使用汉文外,其他少数民族使用的少数民族文字共有39种。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汉族遍布全国各地,各少数民族也以自己或大或小的聚居区与汉族交错杂居。这种分布特点不仅造成了中国语言的复杂性,同时也造成了不同类型的双语社会和双语人,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复杂的双语现象。因此要制定双语教育教学政策并实施,不能不考虑我国民族地区自然形成的双语现象,全国大多数人口所持有的汉语自但是然地成为56个民族的族际语而被纳入双语教育中。

少数民族地区为什么要实行民汉双语教育

一方面语言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载体,只有通过双语教育才能使各民族的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和传承,形成多元民族文化,不断为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另外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发展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语言本身就是发展多元文化。

另一方面我国在发展少数民族语言的同时向各少数民族同时进行族际语即汉语教育,是为保证国家统一,为各民族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工具56个民族是兄弟姐妹,不可能互不往来,各民族之间为了更好的在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互通有无互相交流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语言文字作为工具,而使用人口最多最广的汉语,不可避免地充当了这个工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