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2022年
学习初三化学是需要个人能有一定的恒心与毅力的,不能半途而废。那么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2022年,欢迎查阅!
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
1.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氢气的用途有(1)冶炼金属(还原性);(2)焊接金属(可燃性);(3)探空气球(比空气轻)。
3.实验室制取氢气所选用的药品是锌和稀硫酸。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用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5.在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
6.所学物质中为黑色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7.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8.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
9.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的沉淀是碳酸钙CaCO3。
10.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
51.为了证明某物质中含有碳酸盐,应滴加稀盐酸。
12.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13.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14.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15.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16.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
17.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18.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
19.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20.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
我们周围的空气
一、基本概念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石蜡的熔化、水的蒸发
2.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燃烧、钢铁的生锈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5.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6.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7.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
8.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KClO3、SO2等。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10.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11.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A+B)
1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应讲某种物质是某个反应的催化剂,如不能讲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而应讲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1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题:(1)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耗尽氧气)(2)能否用硫、木炭、铁丝等物质代替红磷?(不能,产生新物质)
2.空气的成分:N2:78%;O2:21%;稀有气体:0.94%;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3.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4.氮气的用途
5.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
6.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1)污染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煤和石油等)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汽车排放的尾气等。(2)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和气体。如:SO2、CO氮的氧化物等。
三、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1)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2)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S+O2=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铝箔4Al+3O2=2Al2O3碳C+O2=CO2铁3Fe+2O2=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磷4P+5O2=2P2O5(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初三必背化学知识点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1.石油、煤、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表示两个氢离子。
24.能鉴别氢氧化钠溶液、盐酸、水的试剂是石蕊试剂。
23、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轻,难溶于水。
22、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25.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2)2)8)2,该原子中的质子数为12,核电荷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最外层电子数为2,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成为阳离子。
上海初三化学知识点2022年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学工作计划2022
★10篇教师实习内容及总结
★化学个人工作总结
★2022初中化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初中地理中考会考知识点总结
★2022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答案
★小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2022
★初中化学竞赛知识点2022年
★2022初中化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2022年初中化学常用知识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