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谁有初二上地理的知识点整理急!!!

谁有初二上地理的知识点整理急!!!

发表时间:2024-07-08 02:16:14 来源:网友投稿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谁有初二上地理的知识点整理急!!!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问题探究:

1.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却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我国东部地区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为丰富。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导因素应该是海陆位置。

2.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例如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关于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你知道哪些?收集相关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例如,灾害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有效的预防措施等)。

冬季风的势力特别强大,形成的锋面移动速度很快,就会造成大风降温天气,严重时会爆发寒潮;夏季,锋面雨带登陆时间的早晚或推移速度的快慢,会造成各地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严重时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3.气候复杂多样

(1)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东部地区西北地区(青藏高原地区)

(2)地形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增加了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4.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这对我国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

不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旅游资源,例如黄山的云海,冬季松花江沿岸的雾凇,哈尔滨的冰雕等。

尽享范例经典

例西亚、北非在北纬15°~35°地区(北回归线两侧地区),植被稀少,沙漠成片。长江中下游地区大体处于同一纬度,这里却是“鱼米之乡”,地面景观为亚热带长绿阔叶林。

生:这两个地区纬度大体相同,附近又都有海洋,但自然景观差别却很大.这是什么原因呢?

师:这是因为两地在大气运动的影响下,气候类型不同。西亚、北非是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因此植被稀少,沙漠成片。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河湖众多,地形平坦.盛产淡水鱼和稻米,成为“鱼米之乡”。

练一练。

1.武汉、北京、广州、哈尔滨四城市的雨季由长到短依次是()

A.武汉、北京、哈尔滨、广州

B.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C.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

D.北京、广州、武汉、哈尔滨

解析: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答案:C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规律是()

A.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B.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C.由东南向西南逐渐减少

D.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解析: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答案:D

3.一年当中,我国降水多集中在()

A.冬春季节

B.春夏季节

C.夏秋季节

D.秋冬季节

解析: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这与夏季风的进退有关。

答案:C

4.我国五个温度带中,跨经度最广的是()

A.中温带

B.寒温带

C.热带

D.亚热带

解析:读我国温度带分布图,可以读出我国跨经度最广的是中温带。

答案:A

5.下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的是()

A.塔里木盆地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内蒙古高原

解析:四地中,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都位于暖温带,但塔里木盆地属于干旱地区。

答案:B

6.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方,这是因为()

A.季风区面积广

B.雨热同期

C.地形复杂

D.气候复杂多样

解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

答案:D

7.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B.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在5~9月

C.各地区年降水量差异不明显

D.非季风区降水稀少,较干旱

解析: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差异大,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就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降水多集中在5~9月。

答案:C

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知识与能力

1.南北气温的差异: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____。夏季除了____等地区外,我国大多数地方普遍____。

2.东西干湿的差异: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____向____递减。

3.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大多数地区受____和____的影响,一年内的盛行风向随____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____。

4.气候复杂多样:我国除了东部的____带、____带和____带季风气候外,还有温带____气候以及高山气候。

过程与方法

1.阅读等温线地图、等降水量线地图,归纳总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联系生活并运用有关资料,分析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与你合作探究

1.南北气温的差异

为什么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位于我国西北部新疆的吐鲁番,而不在我国的最南部?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在我国越往南太阳高度越高,太阳辐射强度越大,但北方昼长比南方长,所以南北方气温差别不大,全国普遍高温。

吐鲁番盆地是全国夏季最热的地方,原因是盆地的周围是高山(北部的博格达山主峰高达5445米),盆地中部又是全国陆地最低的地方(艾丁湖海拔-154米)。白天长达15个小时,地面的沙土在烈日下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而热量又很难扩散出盆地外。盆地内没有河流,很少下雨,深居内陆,植被少。所以夏季气温很高。

2.东西干湿的差异

不同干湿地区对我国农业有什么影响?

干湿状况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水分条件,它与降水量和蒸发量有关,农业生产受干湿状况影响很大,过于或过湿对农业生产都不利,不同干湿状况下农业生产类型也有很大区别。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将我国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为湿润、半湿润地区,为主要农耕区,其中义以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又将东部划分为南方水田农业区和北方旱地农业区。西部地区为半干旱、干旱地区,是我同丰要草原牧业区。其中降水少于200毫米的干旱地区,只能发展绿洲牧区。

3.季风气候显著

为什么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难以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风可以影响到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但各地受季风影响的程度不一。北方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受冬季风影响首当其冲,降温幅度也很大,而台湾岛、海南岛远离冬季风源地,冬季风经长途跋涉,已是强弩之末,势力大为减弱,山脉的走向对冬季风也有很大的影响.秦岭的阻挡已使冬季风减弱,而云贵高原上的众多峰岭,使冬季风不易继续南下。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冬季风影响小.但因地势高,其冬季气温也是很低的。

练一练。

单项选择题

1.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解析:A、B、C、D四个选项都是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但影响我国气温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是纬度位置。

答案:C

2.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

A.纬度跨度大

B.经度跨度大

C.海陆跨度大

D.垂直跨度大

解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因此在同一时间,我国黑龙江和海南岛出现不同的景象,是因为我国纬度跨度大。

答案:A

3.下列地区中,雨季开始早而结束最晚的是()

A.南部沿海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东北地区

D.华北地区

解析:5月份,夏季风开始在南部沿海登陆,这里最早进入雨季。6月份,夏季风继续北上,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夏季风北进到淮河以北,雨带也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9月,冬季风增强南下,夏季风便开始南撤,雨带随之南移。10月,夏季风在大陆上消失,雨季随之结束。因此答案选A。

答案:A

4.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位于()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把我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南方与北方。南方为湿润地区,北方为半湿润地区。山东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为半湿润地区。

答案:B

5.一个坐火车外出旅行的人,当到达目的地时,原来一只空旅行袋内装满了他一路不得不脱下来且暂时不穿的衣服。此人的旅行路线可能是()

A.北京--哈尔滨

B.广州--昆明

C.哈尔滨--南宁

D.北京--乌鲁木齐

解析: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答案:C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

经典例题:

例1黄河之害在于下游决口改道,而根治这一危害的主要措施是()

A.加固大坝

B.增加新的人海口

C.清理河床的泥沙

D.加强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

解析:黄河下游容易决口改道的主要原因是河床过高(地上河),河床增高的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而黄河泥沙的90%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因此如果控制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那么。黄河变清则指日可待,下游地上河之危害自然就会消失。A、C项只是权宜之计。B项则不现实。

答案:D

例2阅读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长江流域发生大洪灾的频率,在公元1300~1950年间平均每15年一次,而近40年中不到3年就有一次。进入20世纪80年代,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长江全流域的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

(1)长江流域洪灾频率加快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自然界气候的反常

B.人们对工程设施的维护不及时

C.人海河道减少

D.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导致河湖淤积、湖面缩小

(2)从长江水系的结构特点,简要分析长江洪水的三个来源:____。

(3)长江洪水对____地区的危害最为严重。所以综合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

解析:长江流域人口的不断增加,使流域内特别是上中游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干流河床及沿岸湖泊逐渐淤积,长江干流的泄洪能力和湖泊(特别是洞庭湖和鄱阳湖)对长江干流水量的调节能力下降,极易引发洪灾。

长江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北面的汉江,是中下游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当全流域高强度降水时,三大洪峰极可能叠加,引发水灾。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但地势低平,特别是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之间的荆江.有“九曲回肠”之称,河水流速缓慢,排水不畅,极易受到洪水威胁,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所以综合治理长江应从防洪抓起,否则,不仅影响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制约经济的发展。三峡工程完工后可将防洪能力提高到千年一遇。

答案:(1)D(2)跃江宜昌以上的干支流以及南面的洞庭湖、鄱阳湖水系、北面的汉江(3)长江中下游平原防洪

方法点击

对于长江既要看到长江造福于人类的一面,也要看到长江危害人类的一面;既要看到结果,也要看到原因的一面。只有全面地认识长江,才能更好地利用长江、保护长江,最大限度地发挥长江的作用。

练一练:

单项选择题

1.我国河流大部分注入太平洋,其主要原因是()

A.季风气候的影响

B.受山脉分布的影响

C.受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

D.社会环境的影响

解析: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受地势的影响,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注入太平洋。

答案:C

2.具有水量丰富、含沙量小、结冰期长特征的河流是()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解析:珠江和长江水量丰富、含沙量小,但是二者没有结冰期,黄河有结冰期,但是水量不很丰富并且含沙量大,因此只有黑龙江符合条件。

答案:D

3.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在()

A.上游

B.三峡

C.中游

D.下游

解析:长江的上游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经横断山的高山峡谷,陡然降落到四川盆地,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因此水能资源非常丰富。

答案:A

4.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河流经四川盆地,上游多高山、峡谷

B.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中游的黄土高原

C.从河流的长度、水量来看均为我国第二大河

D.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易决口成灾,加固防洪大堤是治理黄河的根本

解析:黄河不流经四川盆地。黄河的长度虽居我国第二,但其年入海水量远远不如长江和珠江大,因此只能称其第二长河。治理黄河的根本是加强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答案:B

5.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上游河流的共同特征为()

A.流量大

B.有结冰期

C.水能资源丰富

D.含沙量大

解析:长江的流量大。黄河有结冰期,含沙量大。因此共同的特征为水能资源丰富。

答案:C

6.材料分析题

到1972年,黄河下游已有21年断流,断流时间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70年代平均断流河段长度是242千米,90年代增加到400千米。90年代前断流月份不超过3个月,90年代最长达7个月以上。据统计近年来因断流和供水不足造成经济损失达260亿元以上。

(1)分析黄河断流的自然因素。

(2)分析黄河断流的社会因素。

(3)黄河除断流外,还存在哪些问题?

(4)综合治理黄河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1)黄河年径流量小,水资源不足,且季节分配不均,冬春季枯水期已断流;流经上游、中游地区较干旱。

(2)上中游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水浪费、水污染严重。

(3)泥沙淤积,地上河洪水威胁;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4)在中游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建立蓄水、调水工程,防洪降淤;加固下游大堤;防治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全流域统一调度,合理分配使用黄河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