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武夷山十八寨景区来历

武夷山十八寨景区来历

发表时间:2024-07-08 02:36:06 来源:网友投稿

十八寨属于武夷山市桐木村的地域范围,最早叫黄竹坳,是由崇安县星村镇到桐木,通往江西的必经之路。明末清初一位外乡人(据说是广西或云南人)为避战乱,携家小逃难到此,见这裏山高林密,就隐居下来,他们一家开荒种茶,兼种杂粮为生,摆了茶摊,以供来往行人栖息歇脚,并按照其家乡的建筑风格,建造了高脚的尖顶屋。当时桐木关正山小种红茶交易很火爆,许多欧洲商人雇佣的挑夫将桐木关的茶叶沿著小路,挑往武夷宫赤石码头,然後通过水路运输,销往各地。长此以往原先崎岖冷僻的小路也渐渐变得热闹起来,这尖顶屋也就成了商人和挑夫的歇脚点和中转站,有些挑夫甚至带著家人在此安营扎寨。由于这种高脚屋离地铺层,隔潮祛湿,结构相当的安稳舒适,便于堆放货物又可避免野兽,虫蛇的侵害。其他的挑夫们见此纷纷效仿,先後建起了十八座高脚尖顶屋,他们比邻而居,彼此过著相安无事的安定日子。桐木红茶也因此名声渐大。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一个炎热而干燥的夏日,一村妇用火不慎,引燃了一场大火,一瞬间,草屋烧得精光,屋内的粮食和商人寄存的茶叶全部付之一炬。为逃避商人的索赔,挑夫们不得不在一夜之间举家外逃。後来人们追忆起那些为桐木红茶出过力,流过汗,为桐木经济的发展作出过贡献的挑夫和商人,更怀念他们曾经建起的颇具特色的18座高脚尖顶草屋,就将此处称为“十八寨”。在十八寨丛林中,我们今天依然可以寻找到他们当时所筑的窑址和建房用的石垫等遗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