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汉语的老外要不要考试,他们的汉语试卷是怎样的
在我上学的时候,最头疼的就是英语了。那么多英语单词,看上去字母都差不多,要区分它们的异同就像要分清耗子的公母那么困难,更不要说还有什么语法,句型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是一个国家的语言在世界范围内被使用的广度,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英语能够成为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自然和英国曾经的强盛的国力是分不开的。
那个时候常常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英语,而西方国家的学生不用学习中文呢?他们学习中文肯定也像我们学习英语一样难受!今天,随着我们国家国力日益强盛,在世界的话语权不断增加,中文也慢慢开始热起来,很多国家都开设了中文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中文,我少年时的梦想也算是慢慢实现了。
在美国的有些高中,专门设立了中文课,到了期末也会出题进行考核,这是一份美国纽约著名公立高中富兰克林.罗斯福中学的一份中文期末试卷。试题内容倒是不多,四道大题,包括写同义词,写反义词,造句和作文。这么一张看似简单的试卷,仔细一看,并没有那么简单,看看那些近义词,有的词语我连读都读不出来,更不要说写出近义词了,比如僦居啥的,这些字词让我们感觉自己这十几年的语文都白学了。
再看看那反义词,我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甚蕃的反义词应该写点啥,还有出淤泥而不染,刨根问底什么的,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要想给这些词语找到一个合适的反义词都要搜肠刮肚一番,更不要说那些半路出家学中文的外国人了。
造句出现的词语也是并不容易,比如见方,逡巡估计我们有很多高中生都未必能正确理解这两个词语,更不要说造句了。
这些题目对国外的学生肯定是难于上青天的,对国内额很多学生也并不容易,但是对于学霸而言,还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国内很多学生挑战了这份试卷,僦居的同义词可以写租住,寄居等,而甚蕃额反义词可以写稀少,稀有之类的。
要说学习的难度,中文比英文要难多了,什么同音字,多音字,一词多义,声调变化等等,在都是学习的难点,让学习中文的外国小伙伴欲哭无泪。有个外国小伙子吐槽,中国的动词用得最多的就是打,打人,打架这可以理解,打电话,打字是个什么鬼?尤其不能理解的是,还有打水!为了说明这个打字的难以理解,他还举了个例子:你好,你(打)哪里来呀?哦,不远,(打)了个车,司机(打)表了!我们很好理解的这句话,但对学中文的外国人而言那是彻底蒙了,怎么打字哪里都可以用呢?
还有一个外国人学汉语的段子:汉语老师教外国学生学汉语东西,老师解释道:任何事物都可以称之为东西,比如桌子,椅子,粉笔等等,学生仿佛明白了,我知道了,老师是东西,我也是东西。老师解释:人不能称之为东西,否则不礼貌。学生又明白了:老师不是东西,我也不是东西,老师再解释:也不能说人不是东西,那是骂人。学生崩溃了那么人到底是不是东西呢?中国的东西真难理解。
学习语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入到这个语言环境中去,一个外国人,把他放在东北生活三年,你都不用怎么教他,就能说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同样的道理要想学好英语,去美国生活几年,至少交流是没有问题了。
看了这张美国高中的中文试卷,是不是有点大仇得报的感觉呢?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