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古代汉语常识
1.王力的《古代汉语》质量怎么样
前面学姐的推荐很不错但是>一般的读者是不容易找到的其中缺少校注对于古文知识不是很丰富的读者使用也是相当困难的建议选用普及一点的古诗文选本关于王力的>作为很多大学中文系的教材,已经使用了几十年,质量是完全可以保证的。
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也是容易理解的一部古代汉语著作。古代汉语方方面面的内容都有涉及,语言通俗易懂,讲解透彻,条理清晰。
主要包括文选,常用词和通论三部分。其中的通论部分包括字书辞典,词汇,文字,语法,修辞,>的用韵,诗律,词律,曲律,古书注解,句读,文体和古代文化常识等学习古代汉语和阅读古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
还有一套北大中文系的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等第二代学者编写的《古代汉语》,质量也不错。如果是看文选,>的选择量确实不大。
前面有学者推荐朱东润先生的作品选,也是中文系的经典教材,但是朱先生生活的年代,受时代的局限的影响,阶级观点的意识很浓,导致了选择作品的公允,错过了很多优秀的著作。现在由南京师范大学郁贤皓先生主编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读》已经在很多大学中文系使用,比较新颖,选文比较恰当,可以找来看看。
2.古代汉语(王力)主编的第一册复习重点
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2、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3、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与本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5、异体字:两个或几个形体不同而读音、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字叫异体字。
一、对于异体字,有几点应当注意:第一,有些字古代常通用,读音也相同,但意义不完全相同,不应看作是异体字。如:维、唯、惟,作语气词常通用,但“维”的本义是绳索,《淮南子·天文》:“天柱折,地维绝。”
这个意义不能写作“唯”、“惟”。“惟”的本义是思索。
“唯”的是应答声。它们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是不同的三个字。
再如:“游”和“游”。“游”的本义是关于行走的,“游”的本义是关于水的。
关于行走的都可写作“游”,但关于水的却不能用“游”。第二有些字只是偶尔通用,不能认为是异体字。
如“蚤”和“早”,两个字意义完全不同,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临时借用,属于古音通假。第三不能把异体字和古今字混为一谈。
异体字的显著特点是音义完全相同,而古今字表示的意义一般有多少之别。同一组异体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而今字却并非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替代古字。
二、判断句表示某种事物是什么东西或不是什么东西,某种事物属于某一类或不属于某一类。判断句就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的句子,主要用?矶允挛锝薪馐突蚍掷唷?三、判断句的特点: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和现代汉语不同,一般不用系词“是”,而是用名词性谓语直接表示判断。
在句子的末尾,常常可以加上语气词“也”加强判断句的肯定确认语气。先秦汉语判断句的最大特点:普遍?]有系词。
例:南冥者,天池也。”“是社稷之臣也。”
后句的“是”是句子的主语,而不是判断词。“是”在古代汉语里本是一个指示代词,它的基本意思是“此”(这)。
可以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等。四、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构成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条件是名词性词语直接充当谓语。
并且可以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加强判断语气。还可以在主语后面用代词“者”复指主语。
这样根据用不用“者”、“也”的各种情况来看,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1、主语,谓语+“也”。
(“制,岩邑也。”)2、主语+“者”,谓语+“也”。
(“兵者,凶器也。”)3、主语+“者”,谓语。
(“兵者,凶器。”)4、主语,谓语。
(“兵,凶器。”)在判断句的主谓语之间还经常出现副词充当状语。
例如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五、否定判断例如:“身非草木”;“是非君子之言也”。
这里的“非”虽然可以译作“不是”,但它的词性为副词,而不是系词。又如用语气副词“则”、“即”、“诚”、“乃”等加强判断语气,用范围副词“皆”表示判断的范围等,也是判断句常见的情况。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梁父即楚将项燕。”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吾乃梁人也。”
“是皆秦之罪也。”有个别带动词“为”的句子也表判断,如:“余为伯??六、判断句的表达功能1、古代汉语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关系,但在语义表达方面却并不单一,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表达功能有五种:(一)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属于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同类。
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仲弓父,***。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滕,小国也。(《孟子·梁惠王下》)(二)表示等同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就是谓语所表达的人或事物。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战国策·赵策》)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项羽本纪》)余为伯倏,余而祖也。(《左传·宣三年》)这两种判断句不仅在句法上构成判断,在逻辑上也构成判断。
(三)表示比喻关系,即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就像谓语表达的人或事物一样,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四)表示主语同谓语之间某种复杂的语义关系,即说话人把复杂的表达?热荩门卸暇涞男问奖泶锍?恚郧蟠锏角苛胰啡系谋泶镄Ч纾?夫战,勇气也。
(《左传·庄公十年》)战争并不等于勇气,但战争依靠勇气。主语和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用判断句形式表达使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充分的强调。
(五)谓语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斫也。
(《庄。
3.如何复习古代汉语
作为过来人我给你三条建议:
1、王力的《古代汉语》(四册)主要复习文选,尤其是第一、二册。其中应选三五篇重点分析、吃透。
2、古代汉语常识部分最好是看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上、中、下册,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比较通俗有条理,便于自学。只有“古汉语双宾语句”等郭编本没有专门介绍的内容,才去看王本。
3、一定要想法弄到你准备报考的那个学校前三年的试题,了解分析一下老师的出题风格和思路,熟悉题型,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最后祝你如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