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的故事
1、李铁夫
世界著名油画家李铁夫,是雅瑶镇陈山村人。少年时赴加拿大学习美术,期间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后来又在纽约协助孙中山将纽约的兴中会改组为中国同盟会纽约分会,并任分会书记达六年之久。
李铁夫加入兴中会后,积极协助孙中山筹款,并曾卖去自己创作的二百多幅油画,把收入作为革命活动经费,一个时期甚至连房子也卖掉支持革命。
1911年清政府派贝子载振和大臣程璧光率海圻舰赴墨西哥、古巴等国访问华侨,李铁夫与另两位同盟会员冒死登舰宣传革命道理,程璧光和全舰人员受到感动,后来他们加入了同盟会。
2、陆佑
南洋巨富著名侨领陆佑,经李星南引荐认识了孙中山,当孙中山到东南亚募捐经费时,他慷慨解囊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陆佑又曾资助同盟会会员邓泽如创办《星洲晨报》宣传革命。为此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曾颁赠六等嘉禾勋章给陆佑。1915年广东发生大水灾,陆佑又捐巨款赈济灾民。
3、李一谔
桃源镇禄洞村邑贤李一谔,少年时在美国学机械工程。1918年初他协助孙中山成立航空处,被任命为首任航空处长。他是我国航空事业的先驱者。
1921年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实行民选县长制,同年10月李一谔被选为鹤山县县长,是鹤山县第一任民选县长。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兴利除弊,政绩卓著。
4、李登辉
李登辉(腾飞)祖籍福建同安,父母为南洋群岛华侨。他在一八七三年夏诞生于爪哇,一八八七年转往新加坡读书,一八九一年赴美国留学,一八九七年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南洋群岛,从事华侨教育事业,并参加孙中山先生在海外倡导革命的宣传工作。
受到孙先生的帮助和鼓舞,他更加热爱祖国,于一九○五年回国,与留美同学颜惠庆等在上海创办“寰球中国学生会”,并参加曾少卿发起为反对美帝虐待华侨、华工而斗争的抵制美货运动,从事国际宣传工作。
时曾少卿又把他介绍给复旦公学创办人马良(相伯),担任复旦总教习(即今教务长),兼课中国公学。一九○七年清政府招收江南留学生,曾聘他兼任主试。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时,他兼任英文《共和报》主笔,作国际宣传。辛亥革命军兴,武汉军政府都督黎元洪邀他为外交部长,他以“不会做官”而婉拒之,仍在沪主持复旦教务。一九一三年复旦监督(相当于今日之校长)马相伯年老退休,校董会董事长孙中山先生推他继任。
5、冯如
生于广东恩平的一个贫农家庭,12岁随父漂洋过海到美国谋生。他目睹美国先进工业,认为国家富强必须依靠工艺的发达,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非学习机械、发展工艺不可。
他在研制出一些机械的基础上投入了飞机制造,第二次制造飞机并试飞获得成功,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甲等飞行员证书,大长中国人的志气。他从小喜欢制作风筝和车船等玩具,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然后不为金钱毅然回国。
6、王兆松
王兆松辛苦下南洋挣基业报效祖国。王兆松先生经艰辛奋斗,成为马来西亚著名侨领、企业家。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王兆松已成为琼籍华侨中的知名企业家。
对于故乡的公益事业,王兆松一直非常热忱。1936年,王兆松等人发起成立琼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旨在开发琼崖垦殖、矿业、渔、盐等业。他带领众乡邻在万宁置地8000亩,种橡胶400多亩。抗日战争期间,王兆松率琼崖华侨积极捐资,支持琼崖抗日战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