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古代表示平民的词有哪些

古代表示平民的词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4-07-08 13:49:49 来源:网友投稿

黔首、布衣、白丁、庶民、庶人等。

1、黔首

黔首(qiánshǒu)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秦始皇时期开始使用。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同。

2、布衣

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

3、白丁

白丁泛指平民,白是白色,丁是男性人口的意思。实际上白丁这个词源自古代中国平民衣着,古代中国衣冠制度森严,不同等级的人要穿不同式样的衣服。

普通平民只能穿没有任何颜色的麻棉织成的衣服,没有染过的麻棉织品是白色的,后来士大夫贵族阶层就逐渐用白丁来代称底层普通大众,没有显贵之前能人名人也常用白丁自称。

4、庶民

庶民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ùmín,指一般的民众。也称为庶人黎庶等。见《诗·大雅·灵台》: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意思是庶民百姓齐努力,不多几天就建成。。

5、庶人

庶人(shùrén):泛指无官爵的平民;百姓。周代统治族居住在国中(城内)及国郊,称为国人。国人中的上层为卿、大夫、士,下层为庶人。大部分庶人居于城郊,耕种贵族分给的土地,享有贵族给予的政治军事权利。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