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什么是用地规模

什么是用地规模

发表时间:2024-07-08 14:59:30 来源:网友投稿

用地规模是包括以下这些因素在里面:1、建筑面积指的是按照设计图纸算出来的,精略的来讲指的是整个建筑的投影面积之和(包括各层的),再减去或者加上相应的部分,比如说楼梯,消防通道等。2、占地面积指的是你的项目所需要的土地面积。3、用地面积就是指的是整个建筑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指的是实际的利用面积。4、建筑规模有很多项指标,比如说层数,层高,总建筑高度,还有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等等。不是某一个单项的指标就可以定出建筑规模的。拓展资料:什么是新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指标是指国家为保护耕地,对建设用地采取的控制手段。即:每年度各地方建设用地面积设置最高限度,不得突破。国土局关于建设用地是有范围控制的,建设用地的范围简称图斑,所以图斑范围内的土地才可以当做建设用地开发;图斑外的土地是耕地、林地之类,是不可以开发的,而在耕地范围满足要求,城区和乡镇需要发展所新增加的建设用地范围,就是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城市用地规模:一直是我国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经济转型阶段,通过预测人口规模来确定用地规模的方法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能完全适应如今的城市管理需要。要对城市土地的需求进行预测,就要对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我1990年、2000年199个城市建成区数据,对建成区的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认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用地规模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并进一步提出实施城市用地规模动态管理的建议。发展现状:中国进入了快速城市化时期,2004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41.8%,较1978年增加了26个百分点。相应地城市用地规模不断增长,1985-200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用地年均扩展速度为850km2。进入21世纪以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城市的空间结构面临调整,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都进入修编阶段。在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城市规模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人口与城市用地规模在1990年代初已被突破,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目标和标准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许多城市在199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或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其中2010年的城市人口规模出现了大幅增加的现象,比上版总体规划确定的2010年城市人口规模增加30%以上。城市发展规模一直是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关注的焦点,多年以来主要是通过预测人口规模来确定用地规模,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城市人口规模预测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强。中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人口流动越来越趋于市场化,传统的以城市人口规模为主体的城市规模控制思路已不能完全适应如今的城市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对城市用地规模有决定性的影响。在我国实行城市土地国家所有的体制下,通过用地规模的管理实现城市规模的调控是可行的。进一步我们用城市建成区面积对经济增长水平的弹性,实证分析了我国城市用地规模的影响因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