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

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

发表时间:2024-07-08 15:22:35 来源:网友投稿

1.历年语文高考全国卷2的文言文翻译题1994年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

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

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

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

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觊之益重之。既归家竭身运力,以给供养。

末除吴郡海虞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人或疑其俭薄,子平曰:“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问者惭而退。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宋书•孝义传》)〔注〕①白粲:白米。②籍:户口册,即下文的“黄籍”。

当时规定官员父母年满八十,应解职归家奉养。12.下列两句中红字的字的正确意思与读音是(2分)①扬州辟从事史。

②竭身运力,以给供养。A.①设立pì②给以gěiB.①设立pì②使……丰足jǐC.①征召bì②使……丰足jǐD.①征召bì②给以gěi13.对“辄货市粟麦”一句中“货”、“市”词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都是“卖出”B.都是“买入”C.买入、卖出D.卖出、买入14.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红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不同B.两个“亲”字相同,两个“每”字也相同C.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相同D.两个“亲”字不同,两个“每”字也不同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15.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

(2分)A.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B.在州中任职略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C.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禀告上司挽留你。D.州中空缺有俸禄微少的职位,将打开州府大门请你留任。

16.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3分)A.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B.实际尚未来得及奉养,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C.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助这稀有的俸禄?D.实际尚未到奉养之年,哪能借此以求得俸禄?17.对以下两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扶侍私庭;②顿绝方苏A.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B.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C.①扶助母亲理家;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D.①在家奉养母亲;②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1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子平孝心的一组是()(3分)①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②何心独飨白粲。③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

④实未及养,何假以希禄?⑤县禄唯以养母一身,而妻子不犯一毫。⑥希禄本在养亲,不在为己。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19.下列对何子平去职归家奉养老母一事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老母“籍注失实,年未及养”,子平依律仍可在州任职,但他出于“归养之愿,又切微情”的考虑,坚持归家。B.子平归家之后,“竭身运力,以给供养”,认为“希禄本在养亲”,坚持“县禄唯以养母一身”,从而实现了“归养之愿”。

C.子平不愿以老母“实年未满”而“苟冒荣利”,又不肯“以母老求县”,归家养母,竭尽全力,从而深受顾觊之敬重。D.由于老母“籍年已满”,子平去职归家;尽管顾觊之希望他在州任职,但他碍于“公家正取信黄籍”,婉言谢绝。

12.(2分)C13.(2分)D14.(2分)C15.(2分)B16.(3分)D17.(3分)A18.(3分)C19.(3分)D1995年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2-19题。郑善果母者年二十而寡。

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治方。每善果出听事,母恒坐胡床,于障后察之。

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若行事不允或妄怒,母乃还堂,蒙被而泣,终日不食。

善果伏于床前,亦不敢起。母方起谓之曰:“吾非怒汝,乃愧汝家耳。

吾为汝家妇获奉酒扫。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在官清恪,未尝问私,以身徇国,继之以死,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汝既年小而孤,吾寡妇耳,有慈无威,使汝不知礼训,何可负荷忠臣之业乎?汝自童子承袭茅土,位至方伯,岂汝身致之邪?安可不思此事而妄加怒,心缘骄乐,堕于公政!”母恒自纺绩,夜分而寐。善果曰:“儿封侯开国,位居三品,秩俸幸足,母何自勤如是邪?”答曰:“呜呼!汝年已长,吾谓汝知天下之理,今闻此言,故犹未也。

至于公事何由济乎?今此秩俸,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当须散赡六姻,为先君之惠,妻子奈何独擅其利,以为富贵哉!又丝(xǐ,麻)纺织,妇人之务,上自王后,下至大夫士妻,各有所制。

若堕业者是为骄逸。吾虽不知礼其可自败名乎?”12.对下列四句中加黑的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若行事不允,或妄怒。

允:公平。B.在官清恪,未尝问私。

恪:谨慎而恭敬。C.吾亦望汝副其此心。

副:符合D.岂汝身致之邪?致:导致。13.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

2.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í)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孔孟论学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4.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5.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6.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郑燮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岂以一过即记,遂了其事乎!惟虞世南、张睢阳、张方平,平生书不再读,迄无佳文.且过辄成诵,又有无所不诵之陋.即如《史记》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为最,而《项羽本纪》中,又以钜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为最.反覆诵观,可欣可泣,在此数段耳.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奇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寓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黄生借书说袁枚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黄生借书说?.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问说刘开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nàn),审问而明辨之也.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qiǎng)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duó).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卖柑者言刘基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出之烨然,玉质而金色.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予贸得其一,剖之,如有烟扑口鼻,视其中,干若败絮.予怪而问之曰:“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将炫外以惑愚瞽也?甚矣哉,为欺也.”卖者笑曰:“吾业是有年矣,吾赖是以食吾躯.吾售之,人取之,未尝有言;而独不足子所乎?世之为欺者不寡矣,而独我也乎?吾子未之思也!今夫佩虎符、坐皋比者,洸洸乎干城之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