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名称的由来
汉族名称的由来是得名于汉朝,汉朝以“汉”为国号,是因为其开国皇帝刘邦曾被封为汉王,在这片文明富强和人数众多的土地之上,这个大一统的国家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终于不可逆转地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究其原“汉”的本义是水名,指漾水。载籍所见秦汉时名漾水者有二:一是“漾水出陇西相道,东至武都为汉”(《说文·水部》漾条),此漾水又名西汉水,流入嘉陵江,汇入长江;二是“蕃冢导漾东流为汉”(《尚书·禹贡》,蕃冢山在今陕西宁强县),此漾水又名东汉水,时又称沔水,即今汉水,亦汇入长江。
汉族以“汉”为族称,并不意味着汉族的文化中心在古汉国或汉水流域。诚然巴蜀文化和楚文化都是构成汉文化的两支极重要的古文化,但汉族的文化中心很长时间里都是在关中平原和黄河中下游的平原。以此为主源流,汇合了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地方文化,在秦汉时代,形成统一的汉文化。
扩展资料:人口:
汉族人口约为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9%,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族群,在世界各地皆有分布,汉族是数个现代国家或地区的主体族群。占中国大陆人口92%,占新加坡人口74%,占马来西亚人口24.5%,占中国台湾人口98%。
汉族之内因基因、语言、文化及社会多样性上可分出不少汉族民系;根据复旦大学的基因研究对照历史迁移记录,汉民族的扩张主因是历史上的由北往南的人口移动:在晋朝以前汉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随后因永嘉之乱大举向南迁徙,南迁汉族则和与汉族基因及语言相异的中国南方包括傣族、南亚语系及苗瑶语族的原住民混居。这历史上由北往南的大规模移动也改变了南北人口分布密度。
数量:
汉族的人口如果从其族源夏民族算起开始约有200余万人,历经夏、商、周三代,到战国盛时已有2000万人左右了。在汉族形成的两汉之时,汉族人口已达5000余万人,到唐代前期达到8000万至9000万人之间,到北宋大观年间达10441万余人。
元代以后在中国统一的大趋势下,汉族人口这个雪球越滚越大。明万历二十八年(1601)人口达1.5亿。[38]及至清道光三十年(1851年)则达4亿以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其人口约6亿,到20世纪末已达10亿以上。在地域上则从黄河、长江流域向南发展到珠江流域抵台湾岛和海南岛,向东北发展到黑龙江流域,向西北发展到天山南北,向西南发展到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
参考资料:中国网-汉族名称的来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