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转基因在中国的现状

转基因在中国的现状

发表时间:2024-07-08 23:22:45 来源:网友投稿

转基因技术是作物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在降低资源投入、保护环境安全、保障粮食供给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已成为现今应用最为迅速的作物生物技术。本文着重阐述了转基因的概念及其与以往相关技术的异同、现今应用程度、不同时期的转基因方法、我国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我国转基因的管理政策及加强科普宣传的重要性等方面,以期为人们更好地了解转基因技术、更加科学地对待转基因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转基因作物已在全球一些国家大面积种植,在降低资源投入、保护环境安全、保障粮食供给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但是转基因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它带来了全球对生物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一系列转基因的突发事件,造成公众对转基因产生误解,这可能与科研工作者注重转基因研发工作,而忽视转基因技术的信息传播与普及推广有关。因此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的科学普及,研究生是科研人才的最主要后备军,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是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随着研究水平内容的持续深入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分子生物学在作物学各个领域已得到了广泛应用。河南农业大学拥有河南省高校唯一一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作物学,2010年以来,作物分子生物学已成为该校作物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学位课程,转基因是作物分子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是研究基因功能,创制优异作物种质资源等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我国转基因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以提高人们对转基因的认识与了解。

1转基因的概念及与以往相关技术的异同

在农业领域育种技术推动了农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了其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在5000年以前,人类已开始有意识将当年收获的最好种子保存,用作翌年进行播种,开启了选择育种的历程。18世纪中期,人们发现杂种优势的优点开始将2个性状优良的品种通过杂交创制新品种,20世纪20年代开始至40代,人们开始利用物理,辐射等,化学诱变剂等,手段诱导作物种子发生变异,再从变异群体中选择符合理想的作物新品种。1973年科学家科恩和博耶将遗传物质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以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开始在农业、医药、食品、能源和环保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转基因作物育种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作物育种新方法,由此可以看出,杂交育种是优良性状基因的聚合。选择育种是性状自然突变基因的选择,诱变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