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和故乡的诗句有哪些
1.关于月亮故乡的诗句是
关于月亮故乡的诗句是1.描写月亮或思念故乡的古诗
1、《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关于“看月亮思念家乡”的诗句有哪些
1.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唐】李白
2.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
6.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江楼有感》【唐】赵嘏
7.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瞑关山人未还。——《菩萨蛮》【唐】冯延巳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唐】李煜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10.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采桑子》【宋】吕本中
1.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唐】李白
释义:玉石砌的台阶上生起了露水,深夜独立很久,露水浸湿了罗袜。回房放下水晶帘,仍然隔着帘子望着玲珑的秋月。
2.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
释义:透明的绿水中映着一轮素净的明月,一行白鹭在日光下飞行。种田郎荷锄听采菱女唱歌,并一道唱和着山歌踏月而归。
3.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释义: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暮江吟》【唐】白居易
释义: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n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弯弓。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唐】杜牧
释义: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6.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明月夜留别》【唐】李冶
释义:在即将离别的时刻,我们就像明月一样默默无言。此时万籁俱寂,月光撒满了大地,我们的内心就像月光一样充满着柔情。离别后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样,对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踪到任何一个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还是海陲边塞。
7.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月》【唐】薛涛
释义:细月如钩,一天天变圆,仿佛织成的团扇。不管是微微细影还是满月团栾,人世间又有哪儿的人在凝望呢?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唐】李煜
释义:一个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天边月形如勾,在这清寒的秋夜,院子里深锁著梧桐,也锁住了寂寞。
9.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宋】苏轼
释义: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10.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采桑子》【宋】吕本中
释义:可恨你不像江边楼上高悬的明月,不管人们南北东西四处漂泊,明月都与人相伴不分离。
3.关于月亮的诗句《思念家乡》
2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22.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23.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风飘荷叶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
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
咏月诗大都着意描绘月亮的形状。在诗人们的笔下,新月是弯弯的,其形如玉钩:“玉钩斜傍画檐生,云匣初开一寸明”(唐·赵嘏:《新月》),“夜来江上如钩月,时有惊鱼掷浪声”(唐·崔道融:《秋霁》);其状如弯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唐·白居易:《暮江吟》);其样像女子的眉毛:“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而满月则是圆圆的,李白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以“白玉盘”、“瑶台镜”状写月圆之形,且突出了月光的皎洁;苏轼的“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月》),也是用玉盘比喻月亮,描绘颇为形象具体。
月亮皎洁明亮,这在咏月诗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杂诗》),著一“素”字,直写月之皎洁明亮。
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白石滩》),“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李白的诗句“明月照我影.送我至郯溪”(《梦游天姥吟留别》),宋代诗人苏轼的诗句“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月夜与客饮杏花下》),都是以“明”字明言月之皎洁明亮。咏月诗中也有不少是借助于比喻、映衬手法描绘月之皎洁明亮的。
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夜月似秋霜”(《玄圃纳凉》),唐代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益的“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闻笛》),这些都是以白雪比喻月亮的皎洁。赵嘏的“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楼感怀》),这是以清澈的江水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突出月明。
北朝诗人庾信的“山明疑有雪,岸白不关沙”(《舟中望月》),这是以雪的洁白、沙的反光映衬月光的皎洁明亮。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村夜》),以明月映照下的荞麦花白如雪来衬托月光的皎洁明亮,别有一番韵致。
一年四季季季有月。而在诗人们的笔下,不同季节的月则分别与不同的物象连在一起。
春月往往与梨花等物象、与青春的气息连在一起:“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唐·无名氏:《杂诗》);“日暮归来春困重,秋千闲在月明中”(元·贡性之:《暮春》)。夏月常常与荷花等物象、与纳凉相联系:“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四首》之一);“绿槐阴转小栏干,八尺龙须玉簟寒。自把红窗开一扇,放他明月枕边看”(清·纳兰性德:《四时无题诗》)。
秋月每每与露、霜等物象共处:“白云映水摇空城,?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月洞怪榈吻?B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ff66'>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唐·温庭筠:《商山早行》)。冬月又总是与梅、雪等物象相互映衬的:“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宋·杜耒:《寒夜》);“梅花擎雪影,和月度疏篱”(宋·赵葵:《雪夜》);“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南朝·宋·谢灵运:《岁暮》)。
静寂之夜皓月当空.常常引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唤起诗人的怀远之念。李白的绝句《静夜思》便是游子月夜思乡的名篇之一。
诗的前两句“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写月光洁白如霜;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写诗人望月思乡,于平谈处见深情。杜甫的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与其弟的深切思念之情。
他的另一首《月夜》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全诗以月为主线,处处从对面。
4.关于月亮的诗句如:思家思爱人思故乡
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5.关于月亮的诗句
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
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感情?思乡之情。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
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唐人王昌龄《李昌曹宅夜饮》)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