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1课北师大版
新课改的实施打破了传统模式中以七年级历史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角,围绕教材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导学案则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我整理了关于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北师大版导学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北师大版导学案设计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了解下列基础知识:隋朝的建立、隋文帝杨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大运河的概况及影响。
2、通过识读隋朝疆域图和隋朝大运河示意图,逐步培养和提高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预习检测】
一、隋的统一(请你认真阅读教材2-4页隋的统一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年,建立隋朝,年号,定都。
2、年,隋灭掉南方的朝,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
3、思考: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
二、贯穿南北的动脉(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页贯穿南北的动脉一目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开凿目的:
2、填图:本图比较模糊,请你用彩笔在图上填上大运河的中心;南北端点和;从北向南的四段、、;连接的五大水系、、、、;
最后填上隋朝的都城。
3、作用:大运河通航后,不仅成为的纽带,也成为沟通和的枢纽。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和发展。
【拓展练习】
1、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B、加强水利灌溉
C、供隋炀帝到江都巡游D、为了对高丽战争
2、隋统一南北的历史条件是()
①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②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
③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④东晋南朝时北人南迁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3、隋朝大运河,连接淮河和长江的一段是()
A、永济渠B、江南河C、通济渠D、邗沟
4、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全长四、五千千米
C、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5、隋朝作为统一的朝代存在的时间是()
A、581618年B、589618年C、581600年D、588618年
6、隋朝的统治类似下列哪个朝代()
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
7、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A、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B、实现了南水北调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D、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8、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①通济渠②永济渠③邗沟④江南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④
9、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2)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3)此河的开通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怎样简评价此河?此河对生态环境方面会有哪些影响?
初中历史教学
摘要: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每一位初中生学习基础历史知识,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传授相关历史知识,促进学生思考历史在现代的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化内涵等。由于历史教学中存有很多问题,导致教学目的不能全面实现,一些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不端正并且提不起兴趣,对此对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以及改进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与大家分享。
关键词:
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改进方法
一、学习初中历史的意义
初中诸多课程中,历史是必学课程之一,初中生有必要理解历史涉及的各方面内容。首先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每一个受教育的学生都有必要了解历史,并记住历史的一切,所以在初级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为的是让每一个学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有易,让他们了解历史上无数的风云人物为了我们的今天做出了多少贡献,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从古代至现代人们的聪明才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引导初中生在成长阶段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而对世界历史文化的教育,为的是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中各国的格局是如何发生变化的,掌握世界的发展规律。其次通过学习历史可以让学生发现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优秀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总不可能顺顺利利,通过学习历史,让学生深刻体会历史上无数伟人创造丰功伟绩的不易,给学生带来强大的心灵震撼,从而让他们从心里产生神圣的敬畏感,并进一步丰富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内在品质。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1.教学方法并不能很好地适应新课改的要求,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即使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但是仍然有不少教师缺乏对新方法的研究,即使是有新方法也不懂得如何操作,还是一贯采用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是否能充分吸收课堂内容,长此以往,不仅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历史的兴趣,还会导致老师无法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学生无法真正学到知识。
2.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教师的重视,教学条件和背景薄弱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如果在课堂上把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学生也只是围绕着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学习,学生本身存有的问题也就不会从老师那得到反馈,这种教学方法完全不符合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导致他们缺乏主动学习的兴趣。初中历史一直都被认为是副科,首先学生受到这种观念的影响后,对历史的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觉得只需要背背重点知识能应付考试就行。其次学校对历史的看法也是觉得没有语、英、数重要,也不会提供好的师资力量。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容易影响老师和学生对待历史的态度,觉得可有可无,这样的认识也导致了历史教学的质量不高。
三、初中历史教学的改进方法
1.应该对历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现在大多数的上课工具都是多媒体,这样的先进工具需要历史教师高效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将查阅的资料和图片加到课题的相关内容中,还可以与视频相互结合进行专题讲解,这样的方式可以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中华民族时代文明时,教师在做课堂讲义之前可以借助网上资源选取有吸引力以及学生能吸收的纪录片、图片,学生通过结合之前对文章内容的抽象认识,从而得到更加直观的认识。
2.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添课堂活跃气氛
教育需要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老师主要是引导作用,而学生才是真正教育的主体对象,老师应该加强对这一点的认识,从而改进课堂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要想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老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并明确学习目标,让他们对此进行自主摸索和学习。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一个小组经过最终合作学习得出答案,然后教师组织各小组之间交流,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学习自主性。
3.学习应该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历史教学的重视度
学校的领导有义务给每一个初中生科学合理的教学条件,给予学生专业的教学师资,同时教师在执行历史教学任务时,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准,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初中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历史教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老师应该解决历史现状问题,提出新的改进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蒋明雨单位: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林晗.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J].新西部:理论版,2012(9).
[2]顾云.强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12(11).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