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表示吃不饱肚子
1.表示肚子很饿的四字成语挨冻受饿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挨饿受冻挨:遭受。
指缺衣少食的穷困状况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
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嗷嗷待食嗷嗷:哀鸣声;待:等待;食:喂养。
迫于饥饿而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灾民受饥饿,处于困境等待援助出处: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其五》:“况家中尚不致嗷嗷待食,亦无需吾哥焦灼家用。”
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出处:《齐桓晋文之事》:“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蝉腹龟肠古人认为蝉只须饮露,乌龟只要喝水。
比喻饥饿之极。出处:《南史·檀珪传》:“珪诉虔求禄不得,与僧虔书曰:‘蝉腹龟蛇,为日已久’”充饥画饼画个饼子来解饿。
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啜菽饮水啜:吃;菽:豆类。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出处:《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
道殣相望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出处:《左传·昭公二年》:“宫室兹侈,道殣相望。”汉·刘向《新序·善谋下》:“相攻击十年,兵凋民劳,百姓空虚,道殣想望,槥车相属,寇盗满山,天下摇动。”
道殣相枕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出处:郑观应《救时揭要·救济速报》:“明年大饥,道殣相枕,张罄家以糜粥济之,活者万计。”道殣相属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同“道殣相望”。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乌仗那国》:“时遭饥岁,疾疫流行,医疗无功,道殣相属。”
饿莩遍野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
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饿莩载道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
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同“饿殍载道”、“饿殍满道”。饿鬼投胎比喻大量吃东西而不劳动,造成对父母的拖累出处:欧阳山《苦斗》:“咱们也不嫉妒他人,纵使不一定是个讨债的,也难免是个饿鬼投胎。”
饿虎逢羊逢:碰到,遇到。饥饿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3卷:“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饿虎饥鹰比喻凶残贪婪。
出处:《魏书·宗室晖传》:“侍中卢昶,亦蒙恩眄,故时人号曰:‘饿虎将军,饥鹰侍中。’”饿虎见羊饥饿的老虎见到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一见了,犹如饿虎见羊,不勾大嚼,顷刻吃个干净。”饿虎扑食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
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一回:“饿虎扑食最伤人,蛟龙戏水能凶恶。”
饿虎扑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么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犹)如饿虎吞羊。”饿虎擒羊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
比喻迅猛贪婪。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回:“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使个‘饿虎擒羊’势,叫道:‘你敢来么?’”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出处:《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一个初侵女色,由如饿虎吞羊。”
饿虎攒羊攒:赶。饥饿的老虎追赶一只羊羔。
比喻迅猛贪婪出处:清·酌元亭主人《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可怜欧滁山被那大汉捉住,又有许多汉子来帮打,像饿虎攒羊一般,直打得个落花流水。”饿虎之蹊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出处:《史记·刺客列传》:“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
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饿殍满道殍:饿死的人。
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出处:汉·仲长统《昌言·损益篇》:“坐视战士之蔬菜,立望饿殍之满道,如之何为君行此政也。”饿殍载道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
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85回:“道德沦丧,法度凌夷,匪党纵横,饿殍载道。”
饿殍枕藉饿殍:饿死的人;枕藉:交叠而卧。饿死的人纵横交叠,形容饥荒之年的悲惨景象。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2回:“那个庄上不饿殍枕藉。”饿死事大饿死人是件大事。
出处:清·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况贫能病人,饿死事大,不惟利禄之见,尽人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