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人耳朵上的穴位

人耳朵上的穴位

发表时间:2024-07-09 10:41:19 来源:网友投稿

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应点、刺激点。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有病是,往往会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现局部反应,如压痛、结节、变色、导电性能等。利用这一现象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参考,或刺激这些反应点(耳穴)来防治疾病。耳与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关系。各脏腑组织在耳廓均有相应的反应区(耳穴)。刺激耳穴对相应的脏腑有一定的调治作用。刺激耳穴的主要方法有:针刺、埋针、放血、耳穴贴压、磁疗、按摩等。这些将在“经络美容常用方法”一讲中介绍。  图45、耳穴图  1、耳中(膈)HX1  定位:耳轮角处,即耳轮1区。  应用:血虚、血瘀、血热引起的皮肤疾患,顽固性的皮肤瘙痒、荨麻疹。  2、直肠HX2  定位: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  应用:便秘。  3、耳尖HX6、7  定位: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  应用:头面五官科各种急性炎症,如麦粒肿,目赤肿痛,咽喉肿痛,面神经炎,荨麻疹,湿疹,痤疮,皮肤瘙痒等。  4、风溪SF1、Zi  定位:耳轮结节前方,指与腕之间,耳舟1、2处交界处。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指掌角化症;痤疮。  5、交感AH6a  定位:耳轮下脚的末端与耳轮交界处。  应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诸证,失眠,多汗,颜面潮红等。  6、子宫(内生殖)TF2  定位:在三角窝前1/3的凹陷处。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白带过多,盆腔炎;黄褐斑,痤疮;肥胖。  7、神门TF4  定位:三角窝内,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稍上方。  应用:失眠,多梦,心烦,疲惫;头痛、面痛、齿痛;荨麻疹,湿疹,瘙痒;戒断综合征。  8、盆腔TF5  定位:在三角窝后3/1的下部。  应用:带下病,盆腔炎、附件炎。  9、肾上腺TG2P  定位: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应用:低血压,气血不足,面色晄白,头晕眼花。过敏性皮肤病。  10、皮质下AT4  定位:对耳屏内侧面。  应用:神经衰弱,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神经性头痛;身体虚弱。  11、对屏间AT1、2、4i  定位: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  应用:皮肤过敏、皮肤瘙痒。  12、口CO1  定位:耳轮脚下方前1/3。  应用:面瘫。口腔炎口角炎,口周痤疮。  13、胃CO4  定位:耳轮脚消失处。  应用:消化不良,腹胀;失眠、口臭;痤疮,酒糟鼻;肥胖。  14、大肠CO7  定位:耳轮脚上方的前1/3处。  应用:便秘;肥胖;痤疮。  15、肾CO10  定位:对耳轮下脚下方的后部。  应用:早衰,脱发;神经衰弱;月经不调。  16、肝CO12  定位:耳甲艇的后下部。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经前期紧张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病;黄褐斑,痤疮。  17、脾CO13  定位:耳甲腔的后下方。  应用: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形容失养枯萎;便秘,腹泻,食欲不振;白带过多,崩漏。  18、心CO15  定位:耳甲腔正中凹陷处。  应用:神经衰弱;口舌生疮,声音嘶哑;癔病。  19、肺CO14  定位:耳甲腔中央周围。  应用:声音嘶哑,咽喉炎;皮肤瘙痒,荨麻疹,痤疮,扁平疣;便秘。  20、三焦CO17  定位:耳甲腔底部,内分泌内侧,耳孔外。  应用:便秘,腹胀;单纯性肥胖。  21、内分泌CO18  定位:耳甲腔底部,屏间切迹内。  应用: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肥胖;黄褐斑,痤疮。  22、面颊LO5、6i  定位:耳垂第5、6区交界线周围区。  应用:面部保健美容按摩;面瘫,面痛;痤疮,黄褐斑,扁平疣。。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