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如何给孩子学习音乐

如何给孩子学习音乐

发表时间:2024-07-09 10:52:56 来源:网友投稿

让孩子感到愉快减少挫折感

1.尊重孩子。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家长在这里是一个辅助位置。要在适当的时候学会放开手,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和领悟,切勿用自己的思想完全操控孩子,尊重他的感受和一些小的决定。

2.参与到学习过程。关心孩子的每一个学习的过程,实际地参与到其中。例如陪孩子上下课,一起和孩子听课而不是在一旁忙工作或玩手机,经常性地陪伴他练琴,帮助他一起复习。

3.孩子感到疲惫前结束所有练习的活动。高效的练琴时间是有限的,进行了20分钟左右的练习,就可以让孩子休息10分钟。(练琴时间越久越好?科学高效练琴法让孩子事半功倍!)

4.有耐心。音乐不像其他的学科,技艺类的学习往往不是立刻能看到效果的。需要很长时间的练习,从量变达到质变。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

5.每次练习只要求一个重点。学习音乐不是一蹴而就的,一首曲子往往要来练习的东西很多,有限的时间内不要给孩子过重的任务,半小时练一首可以练到很多细节,半小时练三首可能每一首都没有练到位。

6.不要增加孩子的压力。最常见的就是和别人的孩子比较,“您们班的某某同学今年考了钢琴十级了,看别人多努力。”这些言论都会给孩子造成无形的压力和挫败感。阻碍他自身的发展,甚至产生叛逆的情绪。

7.多赞美少责罚。合适且具体准确的称赞,可以使孩子获得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更加有动力去学音乐。

8.让家庭环境有音乐氛围。这一点是很多家长忽视的问题,他们只关心成绩和上课,忽视去营造一个学音乐的氛围。如果家中孩子学习乐器,可以多一些乐器图案的挂壁画、抱枕等;可以购买好的音响设备,多陪孩子听音乐;父母自己也可以玩一些小型乐器(例如沙锤、手鼓等),配合孩子一起玩音乐,互动性趣味性都很不错。

9.多带孩子欣赏音乐会。这也是常常被家长忽视的点,用音乐会取代一次看电影,不仅达到了亲子活动的目的,同时家长和孩子也都能陶冶情操,增强欣赏音乐的能力。

配合好老师保持沟通

1.信任老师的能力与安排。既然选择了老师,就要相信他,有一些家长会质疑老师安排的作业,要求多布置曲目量。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安排。

2.了解上课过程和进度。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听每一节课,了解孩子每节课学习的内容和课后任务,帮助孩子在一边做笔记,记录作业。以便回家后的辅导。

3.认识到孩子的优缺点。父母要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在家可以帮他改正坏习惯。

4.及时反馈孩子的问题。孩子在家练习时曲子专业上的疑问,家长要及时和老师沟通,不让问题拖到下次上课。

5.帮做笔记只是辅助,不要代替孩子记忆学习内容。有些家长过于热忱,自己学得很认真,孩子有没有认真听没有注意,自己完全取代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孩子只是在完成任务。在上课中常常代替孩子回答甚至抢答老师的提问。这种情况万万不可取。要让孩子切实地去思考去记忆,让他自己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任务。

6.不要掌控老师和孩子的教与学。“拔苗助长”式的家长其实很多见,他们会要求老师让自己的孩子参加乐器考级,还会不断追问是否可以考更高级别。有的则如同上述所说要求多布置曲目量。有的要求参加比赛等等。家长还会错误地干预孩子的练习,例如孩子已经练会,家长还要求再练习十遍等等。这些都是过多地掌控了孩子的学习,也是不可取的。

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1.多看有关音乐的书籍。家长自身也应该多吸收知识,提高自己才能从一张白纸到对这个学科有基本的了解,这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孩子。

2.多看儿童心理及辅导的书籍。陪学陪练的家长一定要用科学的方法,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可能会好心办坏事,所以这就要求家长也了解一些儿童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可能以后看待孩子的一些行为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

3.与孩子一起欣赏音乐会。这无疑是提高音乐欣赏水平的一个好办法了,多听多感受,和孩子一起养成好习惯。

家长在孩子的学艺生涯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家长好的陪伴与帮助能让孩子学习音乐更加快乐、更加高效、更加持久、更加深刻。懂不懂音乐不是最重要的,每一位家长都对自己孩子有着很浓厚的爱,只需要您在上述的三大方向上尽力做好最好,用对方法,多点耐心,孩子一定会在将来有所突破,有所进步的!也在这里衷心祝愿每一位付出心血的家长和孩子能够在音乐学习的道路上一帆风顺,更上一层楼!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