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初一加点字
1.初一文言文字词其一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译文有个屠夫卖完肉回家。天色已晚忽然一只狼冲来,直看着担子里的肉,像是很馋,它跟在屠夫后面走了数里路。屠夫害怕用刀吓它,它就稍微退一步;等屠夫朝前走,它又跟上。屠夫想狼想要的是肉,不如暂且将肉挂在树上,等第二天早上再来拿。于是将肉钩好,踮起脚将肉挂在树上,再把空担给狼看,狼才停住不跟了。屠夫回去天亮来取肉时,远远看到树上悬着一个大东西,好像人上吊死的样子,大惊,迟疑地走近看,原来是死狼。抬头仔细看就见狼口咬住肉,但钩子钩住了它的腭部,真像鱼上钩吃饵。那时狼皮价钱贵,值十余金,屠夫因此有些钱了。人们说爬上树求鱼,哪知,这狼爬上树求灾难。这实在令人好笑啊!
其二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剩骨。途遇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又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以薪积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待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来的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屠户害怕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很急很怕,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过了一会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刚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也把狼杀死了。这才领会到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砍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其三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出不去,但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译文一屠夫晚上行走,被狼紧逼着,道路旁有晚上耕田人呆的小篷,于是奔进去躲在里面,狼用爪子伸入草垫探找。屠夫立即抓住它的脚爪,不让它收回,只是无法让狼死去。身边只有一把不满一寸的小刀,于是割破狼爪下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吹它。拼命吹了一会儿,觉得狼不怎么动,才用带子把它绑住。出来一看狼胀大如牛,两腿笔直不能弯曲,嘴巴张开合不拢。于是背着它回去。不是屠夫谁能想出这主意?
2.课外文言文加点字200个四讽——庄畅宇
序:效柳子厚《三戒》篇,为斯《四讽》。然力有所不逮,非穷理无以明道。茫无所得微有所指,斯言也。
屏上雀
旧年友于归家道中,见道旁有一废屏,绘有一老者时行时而侧首往上观者,以其上有一雀与之戏也。羽参差而不艳,栩栩生焉。盖此屏弃之有日,然不历风雨而见存,以其上有残檐故也。
忽一雀西来落于屏上,见屏中有物类己,然终不以为类。何也?屏鸟之有污焉,于斯得无泥尘之相染乎?雀腹饱甚,计欲涂之以浊物,然尻无所出,遂移飞他处,以食。少顷复返重跃屏上。雀益耻之以背对屏前哑雀,嚯嚯然似有所出焉,乃知其粪出也。以其害己之颜,而不若己之擅美也。故污而覆之不复为人所见哉!近观则屏翁向者所视之雀,粪耳。忽一丸击其颈,折入井中,终不见知村童挟弹弓之射己也。
呜呼!羽光鲜乃作富贵态,忘初形移素志,而贱其类者,累累于世。盖禽兽无本岂有异哉,是行死亦可乎?
碗中虱
山有樵者性僻好为异事。一日闲坐榻上,弄耳搔首,内有虱不胜拨弄而落席间,甚微。彼见之然不觉厌。虽常见尚以其异,遂蓄养于暗处一碗中。以其嗜血然己羸无所出,无以为养。乃夜捕蚊血以食之。如是有旬虱益恣,无恐焉,以其待己之善也。樵者以虱称己仁,虱窃笑之,不以其善而善之,彼亦不以其非而非之。
又数日樵者往樵。邻妇入不知其出,呼而不应。乃于彼榻底寻瓮,及见一碗,虱之处也。窥之其腹肿如有孕,困而方眠。妇以此物蠢而堪戏,逗之辄醒,不甚惧。连瓮带碗阴携以归,置虱于瓶内,以待日暮田事了而以绳系之为乐。然及暮视之毙之久矣。
噫!是物倚碗而食,见血则吮,不以人惨而见止,自肥肥妻,大以为可恒久耶?
靴底蛇
昔有一渔翁性愚。惯着靴其足臭,至乎途中人争走以避之。唯屋后一小蛇喜之,而翁不知也。
夜寝五更尽,蛇出。入靴中蜷而醉卧。时翁醒欲如厕,着之,有物软如蚓,足顿生疼,如微痒耳。出视之趾有细口,血漫地,知其无毒,乃解布而裹。待欲执棍击之,逃之远矣。翁疑之甚以己之臭而物喜之,恐其复来也。遂于榻上佯睡,未几果复来,又入靴中。翁急解带缚其靴口,提而出。于市近往货杀之而煮,得人钱且赚羹半盏,因以谢之。俄而目眩腿不能行,身挛曲而死。市人悚然抬往葬之。
盖翁之不慧亦甚矣!夫不知其性而言非毒,焉得不至此乎?蛇之欲胜于知也远,乃至臭死!
水中鱼
向者一书生立于溪岸,投鱼以虫,不食。群鱼相语曰:“不受嗟来之食!”意甚自廉。已而转见一田父大笑曰:“得之矣!”鱼悬钩,其硕如鼠。田父正色曰:“竖子焉能逃吾法眼哉!”于是执钓挽桶而归。及见群鱼已潜踪久矣。钓者不以其小而小之,谓其心岂小哉!然见小利而忘命,故命系一绳。世之如鱼者累累如丘也
3.初一下学期文言文《狼》的加点字及翻译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shàn)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kāo)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节选自《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这里选的是第二则。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现在淄博市境内)人,清代文学家、小说家。
2.屠:宰杀牲屠。这里指屠户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3.缀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
4.止:通“只”
5.投以骨:就是“以骨投之”可译为把骨头投向狼。
6.从:跟从。
7.并驱:一起追赶。
8.窘:困窘急迫。
9.敌:敌对,这里是胁迫、攻击的意思。
10.顾:回头看,这里指向四周看。
11.积薪:堆柴。薪,柴草,这里指麦秸。
12.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苫:盖上。蔽,遮蔽。
13.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14.眈眈相向:瞪眼朝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
15.少时:一会儿。
16.径去:径直走开。
17.犬坐于前:像狗似地蹲坐在前面。
18.久之:很久。之,助词,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19.暝:闭眼。
20.意暇甚:神情悠闲得很。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空闲。
21.暴:突然。
22.毙:杀死。
23.洞其中:在其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
24.隧:可译柴草中打的洞。
25.尻:***。
26.股:大腿。
27.假寐:原意是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的意思。寐,睡觉。
28.盖: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29.禽兽之变诈几何: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
30.止增笑耳: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31.黠:狡猾。
32.尻:***。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跟着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麦场,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像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劈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一只狼正在打洞,打算要从洞里进去来攻击屠户的背后。身体已经进入一半了,只露出了***和尾巴,屠户在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4.纪昌学射(文言文阅读)初一下册语文天津市塘沽区单元卷,课外文言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昌以氂悬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贯虱之心,而悬不绝.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曰:“汝得之矣!”纪昌既尽卫之术,计天下之敌己者,一人而已,乃谋杀飞卫.相遇于野,二人交射,中路矢锋相触,坠于地,而尘不扬.飞卫之矢先穷,纪昌遗一矢.既发,飞卫以棘刺之端扞之,而无差焉.于是二子泣而投弓,相拜于涂,请为父子.尅臂以誓,不得告术于人.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偃卧其妻之机下偃:yǎn昌以牦悬虱于牖牖:yǒu尔先学不瞬瞬:shùn飞卫高蹈拊膺曰拊:fǔ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1)以目承牵挺承:提.(2)尔先学不瞬瞬:眨眼.(3)亚学视而后可亚:次;再.(4)视微如著著:明显.即言看细微的东西像大物一样.(5)以睹余物睹:看.(6)飞卫高蹈拊膺膺:胸膛.3.译句子(1)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成牵挺.答:纪昌回到家里,仰卧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牵挺,练习不眨眼睛.(2)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答:十天之后,看虱子渐渐大了;几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4.飞为告诉纪昌学射箭最重要的亮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视小如大,视微如著”.5.纪昌为学射箭,他用什么方法练自己的眼力?答:用眼睛注视着织布机上的牵挺;面向南朝远远地看着虱子,并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6.当纪昌学成后,他的眼力达到什么程度?(用原文回答)答:“旬日之间,浸大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7.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一是要能吃苦,持之以恒才会成功.二是大本领往往要从小处练起.三是要严格遵守老师的教诲,踏踏实实.8.请你将《纪昌学射》与《伤仲永》联系起来谈谈你的看法.答:学习一定要下功夫,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枯燥无味.当老师的,一定要教学有方,善于指导,应材施教,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学生的,一定要谨尊师教,善于学习,勇于吃苦,不怕枯燥,练好基本功,刻苦用功,才能获得真正的本领!本文阐述了无论学什么技术都没有捷径可走,都要从学习这门技术的基本功入手,扎扎实实、锲而不舍的进行训练的道理;同时说明只要有恒心,有毅力,踏踏实实、精益求精就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名师的教导和学生的虚心好学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是我的答案,希望可以帮到你,。
5.问几句【初中】语文文言文【加点字】意思以下供你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啦。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尝——曾,曾经。未尝:可译作“没有一次”)常与人佣耕(与——跟、和,连词)独守丞与战谯门中(与——与(之)的省略,跟(他),介词)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与——通“举”,全、都)未若复赋吾税不幸之甚也(若——如、像)曾不若孀妻弱子(若——比得上。
不若:比不上)何富贵也(何——怎么)则何如(何——与“如”构成固定结构,译为“怎么样”)徐公何能及君也(何——怎么)乃入见(见——拜见、谒见)千丈见底(见——看见)先帝不以臣卑鄙(鄙——见识浅;卑——地位低)而山不加增(加——继续;增——增加)嗟夫(夫——语气助词,不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