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的繁体字怎么写
“末”的繁体字和简体字相同,为“末”。
末【mò】名词
(1)(指事。金文字形。“木”上加一点,指明树木末梢所在处。本义:树梢)
(2)同本义
末,木上曰末。——《说文》
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孟子》
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
末大必折。——《左传·哀公十一年》
(3)又如:末大(树木枝端粗大。喻部属势力强大);末大必折(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末杪(末尾);末梢(末尾;最后)
(4)泛指物的末端、末尾
元首末要。——《周书·武顺》
风淫末疾。——《左传·昭公元年》。注:“四肢也。”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非特其末见而已。
强弩之末。——《资治通鉴》
左手执卷末。——明·魏学洢《核舟记》
(5)又如:末大不掉(犹尾大不掉。比喻部属势力强大,难以驾驭);末岁(岁末);末冬(冬末);末秋(秋末);末春(春末)
(6)古代称农为本,反本为末,即工商业
末技游食之民。——汉·贾谊《论积贮疏》。注:(末伎。古指工商业不值得重视的技能,游食,不劳而食)
(7)又如:末民(古称从事工商业的人);末产(手工业、商业);末作(古代指工商业);末利(古代指工商业);末生(末业。指工商业)
(8)传统戏曲角色名。主要扮演中年男子[actorforamid-agedmanasinclassicopera]
杂剧有正末、副末之名。——焦循《剧说》
(9)末期;晚年
武王末受命。——《礼记·中庸》
申末酉初。——《广东军务记》
崇祯末。——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又如:末尾三梢(收场,结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他三月末回来;末限(最后期限);末垂(最后的时日)
(11)细的粉末
丝末。——《荀子·礼论》
(12)又如:茶叶末;粉笔末;面色末;药末
(13)盖在车轼上遮蔽风尘的帷席
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所以养威也。——《荀子·礼论》
(14)姓
末【mò】形容词
(1)卑微
志末也。——《后汉书·象上传》
(2)又如:末志(卑微的志向);末臣(地位低贱之臣);末官(卑小的官);末陋(卑微鄙陋);末位(卑微的职位);末皂(卑贱的隶役);末品(卑官)
(3)低级
末流。——《后汉书·班彪传》。注:“犹下流也。”
(4)又如:末弁(低级武官);末列(犹下位。多用作谦词);末底(最底下);末俗(末世的习俗,低下的习俗)
(5)微不足道
末之卜也。——《礼记·檀弓》。注:“微也。”
(6)又如:末事(微不足道的小事);末行(微不足道的行为);末用(无足轻重之物);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
(7)细,小
浅智之所争,则末矣。——《吕氏春秋·精喻》
(8)又如:末务(小事,无关紧要的事);末操(小节);末派(水的支流或下游)
(9)肤浅
末学肤受。——张衡《东京赋》
(10)又如:末学(浅薄的学者;肤浅无本之学);末议(谦称自己的议论或意见);末说(肤浅无本之说)
(11)非根本,次要如:末务(非根本的事。世俗琐事);末法(不能治本的法术)
常用词组
末班车【mòbānchē】
按班次行驶的最后一班车。
末代【mòdài】
一个朝代的最后一代。
末代皇帝。
末端【mòduān】
(1)尾端,排尾,最后的一端。
蝎子尾巴末端的毒刺。
(2)最后的一头。
末端键。
末伏【mòfú】
(1)夏天最热的时期是三伏,即初伏、中伏和末伏,各占十天(中伏有时为二十天)。中伏之后十天是末伏。
(2)上述末伏所占十天中的第一天也叫末伏,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
末节【mòjié】
小节,细节
礼之末节也,故有司掌之。——《礼记·乐记》
末路【mòlù】
(1)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
穷途末路。
(2)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末日【mòrì】
(1)基督教教义中称世界毁灭那一天。
(2)事物结束或消亡的日子。
我那时的感觉就是末日来临。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