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备课的重点是什么
扬雄曰:“善其谋而后动成道也。”孙子曰“上兵伐谋”,可见谋的重要。备课就是教学活动的“谋”,我认为备课的重点有以下两个方面:备自己 备课包括有形的备课和无形的备课,无形的备课就是备自己,是一种更高的备课境界。语文教师的无形备课应该包括文学修养、文化视野、人文情怀等方面。相对其它学科来说语文教师的无形备课具有更特殊的意义,因为语文教师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给学生更多的人文关怀,让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人生的快乐,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具体说来,语文教师要及时关注国内外教育科研动态和发展趋势,学习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钻研教育教学规律,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一定的管理知识。要形成丰富全面而又不断更新的专业知识结构,对专业外围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拥有广博的学识储备,站在知识文化的前沿。要练就高超的教学艺术,拥有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的教学方法,不断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性的认识。要了解并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或特长,比如表演、朗诵、简笔画,甚至动作、表情等,来吸引学生,使自己深受学生的欢迎。有了以上的储备,教师才可能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尽情发挥,不至于捉襟见肘。
备文本 教师对所用教材应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至少应对整个模块有个整体的把握,明确各个单元的内容安排,审视某一个文本的地位,从而确定它的备课方向。对文本教师首先要原始阅读,就是在不受任何资料、观点影响的情况下,自己亲身走进文本,深入钻研,亲自感悟、体验、内化文本中的知识、文化、情感、哲理等,梳理章法结构,得其精邃。一遍没感觉就再读,一遍遍地反复阅读,这样的原始阅读能保证教师对文本有自己的个性化的解读。然后教师要广泛参考教参或报刊或网络等处的相关资料,打开视野,博采众长,及时调整、丰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这时候再次走进文本,用更高更新的眼光重新研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之上再次形成自己对文本解读。这样教师带着独到的、深入的、新鲜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跟学生交流,才能自然地、有效地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